![]() |
||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
||
1
澳门《科学与人文艺术》主编致邮汪志“欢迎交流” 2025-03-12 澳门《科学与人文艺术》主编致邮汪志“欢迎交流” 2025年3月11日,由澳门科学出版社为主办单位的《科学与人文艺术》主编缪煜清,致邮中国作协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全国化工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科学小说问题的较早正式提出和系统研究者”汪志,邮件说:“看到您在科普人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常敬佩!”并在邮件中告诉汪志:“澳门科学出版社社长邬燕琪先生已经给您回复了邮件。我是《科学与人文艺术》主编缪煜清,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欢迎交流。”。 据悉,缪煜清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以“国家需求、人民健康”为理念,创建铋科学研究中心,带领团队围绕国家战略金属、健康医学材料,开展铋及相关小金属方面特色研究。创刊《科学与人文艺术》、创作学科歌曲《变化之学》,出版著作《人类文明与化学》《沪江大学化学史》,面向全校开设通识课程《人类文明与化学》,开展科学与人文互通、跨学科意识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被学生誉为“我们的宝藏老师”。相关事迹被新华社、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文汇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导。 汪志在给缪煜清的回邮中说:“谢谢您来邮所给予的鼓励!《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创刊,相信在推动科学与人文艺术发展和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与艺术结合等方面,定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所称的‘学问’中,就涉及今天所说的理科和文科包括其结合方面。我曾与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大、敦煌研究院等的有关领导、专家面对面进行过这方面的交流、研讨;对敦煌、长城、蜀道的古代中华科技与艺术及传播问题进行过多次现场学习、考察和探索。钱学森、冰心等接见我时,也都对我在这方面的探索给予了指点,他们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钱学森。如果有机会,可以请您听听钱学森接见我时的录音,以供了解这位大科学家在这方面的一些真实情况。中国在这些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所长、特点和优势,我认为,这也属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希望《科学与人文艺术》创刊后,能联系海内外的有志者,努力推动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发展。”“希望我们能携手,立足上海、澳门、中国(绵阳)科技城,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并通过此和我们,促进上海、澳门、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更多交流与合作。”(张文兴) 据科学小说网 |
||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