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艺]->齐橙《何日请长缨》:超越“爽感”的新工业小说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齐橙《何日请长缨》:超越“爽感”的新工业小说 

2025-03-04

中国作家网>>网络文学>>动态

 齐橙《何日请长缨》:超越“爽感”的新工业小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25年03月04日15:41

2月2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安徽文艺出版社和阅文集团主办的齐橙《何日请长缨》作品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姚巍、阅文集团副总编辑田志国,以及欧阳友权、陈定家、周志雄、徐刚、明江、桫椤、吴长青、朱昱、王婉波、孙葳、谌幸、李伶思、刘佳怡、徐义涵、逆流而下、宋晓津等评论家、编辑、读者和网络作家等20余人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主持研讨会。

《何日请长缨》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改革、发展、崛起的历程,塑造了老党员周衡和年轻党员唐子风两个不同时期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同时描摹出在国企转型困难时期听党指挥、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国企职工群像。作品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

何弘表示,《何日请长缨》在主题开掘和文学表达上都实现了突破,是新工业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特别值得探讨的是,齐橙一直坚持用网络文学爽文的框架书写现实,同时也通过大量的技术细节描写消解了传统网络文学爽文写作不及物、悬浮的问题。小说集中对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进行细致入微的书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美学表达。如何探索网络文学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更好地表达现实,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何日请长缨》做出了成功的实践探索。

与会专家认为,《何日请长缨》遵循大众文学叙事原理,处理题材手法娴熟,对时代精神把握准确,彰显出了优秀的现实主义美学品质。作者巧妙地将穿越元素融入其中,让主角唐子风这位文科生管理者,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带领临一机厂实现从濒临倒闭到行业领军的华丽转身。唐子风作为文科生,以权谋、博弈和制度设计推动改革,打破了工业题材“技术至上”的刻板印象。这种选择既是对现实国企改革中“人本因素”的呼应,也暗含对网络文学“数据化爽感”的超越——改革的成功不靠参数堆砌,而靠对人性与规则的洞察。同时作品中也充满着对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专业性的扎实书写,作者为网络小说如何书写现实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在反映现实和爽文模式之间找到平衡,创设了一种既有现实深度,又有阅读趣味的小说形式。

而作品最重要的社会和思想价值,是在“好看”的故事之上,借由机床行业的奋斗史展现三十多年来中国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恢弘气象,以及周衡、唐子方、黄丽婷等人物群像身上所蕴含的改革创新、拼搏奋斗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和理想情怀。专家分析,主人公是要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兴民族工业,创造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这里面有强烈的使命感,是一种比“爽”更高级的“热血”。所以这类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不仅能照见人间烟火,让人获得知识和教益,还能看到民族国家的发展,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发展中的位置,这超越了过去大众所认知的网络文学的“爽”。

齐橙表示,中国的工业史是极具故事性的,很适合用网络小说的方式去反映,主角的设定也是他做的一次创新。未来他将继续向深处挖掘工业史这座创作宝库,书写出更多动人的中国故事。

朱钢在总结中表示,与同类题材的网络小说相比,《何日请长缨》注重书写信念和精神之于企业发展的极其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表述高度。思维、信念、精神,是作品的真正内核所在,这也是我们回到历史现场的真正要义。这种大视野的网络文学书写,既吸纳了纯文学工业叙事的成果,又发挥了网络文学自身的独特优势,显现了新大众文艺呼应时代的创作理想和生动实践。

据中国作家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