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艺]->一种极为强大的宇宙暗生命或许生活在黑洞附近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一种极为强大的宇宙暗生命或许生活在黑洞附近

2025-01-16

中国作家网>>理论评论>>创作谈

一种极为强大的宇宙暗生命或许生活在黑洞附近

分享到: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微信公众号) | 王威廉  2025年01月16日10:02

在我还识字不多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阅读关于宇宙的科普书。因为我那时生活在青藏高原,每天夜晚的璀璨星空让人迷醉。高海拔的地理位置,低密度的大气,你甚至能看清银河系的细节——那无数星群的聚集。那种美,竟然给予我一种宇宙比地球还美好的错觉。可当我从科普书中知道了黑洞的存在,那种美好坍塌了,我意识到了宇宙那深不可测的凶险。

时光荏苒,我对宇宙的敬畏深埋心底。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这次的奖金被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他证明了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另一半授予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里亚·盖兹,奖励他们对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发现。总而言之,这届物理学奖的主题就是颁给黑洞探索与研究的。

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猜测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巨型黑洞,整个银河系都在围绕它旋转。如今,这个事实被证实了,并测算出它的质量是太阳的450万倍。这个可怕的数值完全超越了我的感官理解。但如果没有它,银河系就会解体,那会儿流浪的就不仅仅是地球,整个太阳系都将处于流浪状态,将会很大概率发生“宇宙撞车”,生命荡然无存。

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黑洞代表的不仅仅是死亡和消失,它是宇宙中力量的象征,是一种星系秩序的维护。尽管它吞噬万物,但它将从根本上提升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极限。时间、空间、引力等关于存在的根本问题,只有在黑洞那里,才能得到答案。

这种无法释怀的震撼促使我开始思考极端环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我创作《暗生命》的种子。

如果说黑洞代表了宇宙天体的极端可能性之一,那么生命的可能性呢?人类的生命只是一种脆弱的版本,也许还有无数形态各异的生命形式隐藏于宇宙的深处。如果有一种极为强大的生命形式,它会如何应对黑洞几乎无限的力量呢?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设想了一种生活在黑洞附近的暗生命,它们化被动为主动,成功利用黑洞的强大力量,拥有了超级生命形态。可就当它们以为自身获得了神一般的自由之际,它们又遭遇了宇宙规律的挑战。它们面对的,不仅是自然规律的制约,还有更为深远的生命哲学问题: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脆弱的,还是强韧的?它是否注定只能在有限的尺度中生存,还是能够在宇宙的极限中找到一条新的生命之路?

在这部作品中,我尽力以一种相对“硬核”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这里没有简单的奇幻元素,而是通过对科学原理的严谨推演,试图构建一个既极端又有真实感的世界。生命的极端进化能力、宇宙的多元与无限,才是这个世界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写完这篇小说,我无比深切地意识到:宇宙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辽阔与无尽的星空,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科幻小说的魅力,正是源于它能够让我们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去探索那些看似遥不可及、难以想象的领域。

但科幻小说终究不是科学研究,它提供的不是可靠的答案,而是一种想象力的可能。因此,追问在继续:

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它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诞生、演化并延续?宇宙是否在生命的进化形态中呈现出自身的面貌?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正是它们,激励人类不断向未知的宇宙深处探索。

而我,依然是那个仰望星空的孩子。

据中国作家网-中篇小说选刊(微信公众号)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