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收藏与科普活动]->“大熊猫老家”为“国宝”撑起生态“保护伞”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大熊猫老家”为“国宝”撑起生态“保护伞”

2024-11-29

新华网 > 地方 > 正文

2024

11/29

20:07:40

来源:新华社

“大熊猫老家”为“国宝”撑起生态“保护伞”

  茂密的箭竹林里,一个胖乎乎的黑白色身影突然闪现,又很快消失在密林中。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巡护员常能与野生大熊猫这样邂逅。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近70%,高原与盆地的碰撞在这里孕育出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穆坪(今雅安市宝兴县)邓池沟第一次见到被当地人称为“黑白熊”的动物。这一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雅安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被人们称为“大熊猫老家”。

  11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随着“川陕甘熊猫旅游路线”发布,更多人对雅安产生浓厚的兴趣。

  2024年9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为熊猫们精心准备了“礼物”。新华社记者薛晨 摄

  雅安自然资源丰富,宝兴县的汉白玉矿、石棉县的石棉矿、荥经县的红花岗岩矿曾经是许多人赖以为生的产业。

  46岁的李云均曾是一名货车司机,宝兴县开采汉白玉高峰期那些年,他为了拉货,凌晨3点多就要上山,矿山里炸药一放,漫天粉尘,“连呼吸都不敢大口”,如此起早贪黑,一年辛苦挣得六七万元收入。

  2016年,李云均第一次听说“大熊猫国家公园”,得知粗放的汉白玉开采方式面临淘汰,他卖掉卡车,回到老家宝兴县蜂桶寨乡熊猫新村,开起村里第一家民宿。

  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雅安启动,大量粗放型的产业面临转型,李云均感叹自己转行转对了。

  2021年,国家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将国家公园内、数量占四川省三分之一的77宗矿业权全部退出,关停了171座小水电站。截至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项目累计修复大熊猫生态廊道、栖息地3000余亩,修复矿山1.45万余亩。泥巴山、二郎山等大熊猫生态廊道上,红外相机连续拍摄到大熊猫“遛娃”影像。

  2017年11月23日,大熊猫“映雪”在四川雅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回归大自然。(韩毅 摄)

  在宝兴县,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一体化”管理机制,县、乡、村三级主要行政负责人被纳入国家公园管护体系并兼任站长(点长),一体化推进区域发展和国家公园建设,960余名护林员常年在805条巡护样线上开展巡护工作。

  李云均所在的熊猫新村成为“熊猫迷”开展“大熊猫溯源之旅”的打卡地。他家的民宿一临近节假日就被提前订满,年收入超过10万元。

  2022年11月17日拍摄的位于四川宝兴县蜂桶寨乡的熊猫新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胥冰洁 摄

  根据2015年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雅安境内当时有野生大熊猫340只。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副局长徐洪年表示,雅安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划入面积最大、市域占比最高、山系涵盖最全、野化放归数量最多、全链条保护最完整的市(州)。

  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之下,川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珙桐、光叶蕨等珍稀动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雅安还成立了全国首个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今年5月该中心成功繁育出绿尾虹雉子四代。

  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当地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雅安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文旅和大数据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

  11月26日,参观者在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的文创走廊了解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

  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云一表示,当前雅安正从大熊猫文化挖掘、旅游产业跨界、管理服务升级等方面努力,已建成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地等研学基地44个,今年以来已接待国内外研学游客近10万人次。

  青山绿水间,大地生机盎然。因大熊猫而闻名世界的城市雅安,正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记者吴光于)

据新华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