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
||
1
文学遇上AI:是挑战更是机遇 2024-11-29 文学遇上AI:是挑战更是机遇 ——第七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观察 □本报记者 徐 健 王泓烨 近年来,从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到文生视频模型Sora,人工智能(AI)技术席卷全球,在日常生活、智能办公、医疗健康等领域为人类带来便利。但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人们的反应不尽相同,欢呼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观望者亦有之。对于文学,AI技术到底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11月21日至22日,由江苏省作协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AI技术和文学的现实走向”这一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出席并致辞。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书面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贾梦玮、鲁敏,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发孟,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等出席论坛。 无论何时都要“夯实文学的品质” 尽管人工智能表现得十分强大,但在不少人看来,有一种功能是它难以抵达的,那便是人类的情感能力。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让不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是因为创作者投入了真情实感,这也是文艺作品打动人心的内核。 陈彦谈到,科学与传媒技术日新月异,文学生态相应产生了新的格局。面对AI技术的影响与冲击,我们应对的关键依旧是要“夯实文学的品质”。文学需要巧妙借助新技术、新媒介的推动,重新唤起其深入挖掘现实、细腻刻画人性的强大力量。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社会如何变迁,文学的意义始终是重要的。这意味着作家必须保持对生命经验的独特思考,这也是文学的根本优势所在。 面对新型智能技术,毕飞宇认为,“在智慧之外,我们人类还有情绪、还有感受,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人的整体性才能得到体现”,在这一点上,任何东西、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作家东西谈到,写作者要有充足的自信,尽管AI能够帮助写作者快速创作,却不能直接面对现实发言,无法解决人的心灵和情感问题。“在所有答案都能提供的今天,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我愿意爱人,愿意吃手工水饺,愿意在打客服电话时转人工。”作家乔叶表示,人是愿意亲近人而非机器的,AI的缺点恰恰在于它过于标准,缺少人类充满弹性的情感。作家张楚的看法同样如此,他说,作家通过作品传递人文精神,引发读者反思,但AI并不会理会碳基生命的复杂,AI写作缺乏真正的情感力度和独特的创造力。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用《水浒传》中“雪正下得紧”等例子,进一步阐明了人类特有的感觉和创造力不能完全被机器所掌握。在作家孙频看来,最好的文字是具有无法复制的独特调性的文字,这种调性的形成,来源于花草树木、人生百态、烟火饮食的滋养,饱含真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这是机器无法也不可能拥有的。“相比于对AI取代作家感到恐慌,自己的文学理想才是每一个作家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 AI技术给写作带来新变化 何为人工智能?它的本质是什么?论坛上,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戴新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态势。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跟外部世界做交互,通过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认知决策能力、行动能力,人工智能不断提升计算与理解水平,从而生成强大的语言智能,为人类提供技术型写作支持。 “AI是有自己的知识盲区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做的一个测试证明了这一点。她让学生向ChatGPT提问“AI技术与文学的现实走向”,可结果是“答了就好像没有答一样”,可见AI技术在当下仍有诸多不足。她同时谈到,“AI技术让我们和这个世界的真实感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这会让我们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都发生变化。人类需要AI,它的强大可以让我们清晰地反观人类与世界的界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以陈楸帆和王元的两个小说实践样本为例说,AI技术目前可能还未完善,但未来AI可能不仅仅停留在辅助层面,或许还会改变人类。 当科幻文学所描绘的赛博空间有一天真正实现,人类准备好了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AI技术推动了文学作品向多模态形式转变,让全民写作成为可能,拓展了文学的风格与题材。在他看来,受AI技术影响更多的是科幻文学、网络文学等类型文学,传统文学所面临的危机只是不同类型文艺作品比重的升降起伏。他设想未来会存在一种并行不悖、和谐共生的文学生态,AI技术会成为文学的助力,直到有一天它不再仅限于技术。 事实上,AI在理性、标准和科学运算等方面表现出了远超人类的能力。在黄发有、贺仲明、曾攀、季进等评论家看来,相比于文学创作,AI对文学评论的冲击或许更大、更猛烈。在AI的帮助下,论文写作者能快速实现提取文本摘要、资源信息整合、论文文本生成等,完成一篇标准且有思考的论文。这些都对文学研究与规范构成了挑战,也在磨损学术界的创造力。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认为,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版权法规,从而确保AI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之间的健康互动和发展。 驾驭AI的主动权在于“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判断,AI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因为它缺乏人类理解、感受与创造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始终占据着对人工智能的主导性。 在作家孙甘露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类所处的阶段,取决于人类如何去运用它。尽管个体的生命有限,但人类始终是实现从“0”到“1”的主体,人工智能处理的则是“1”以后的部分,它无法处理一个不存在的事物。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AI的奇点还没有到来”,AI目前还没有自我意识与创造性,而这恰恰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极为重要的一点。AI在数据处理方面的确强大,但它没有思想、没有道德理性,也就无法创造现实。作家李洱对人工智能能否表达个人经验与历史经验表示怀疑,他认为,我们读文学作品,看的是作者与时代的关系,看的是作家如何表达个人经验。AI不具备这种生命经验,它所创作的只是毫无生气的描绘性文字,与自然、与时代、与个人毫无联系。 与会者还注意到,AI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还在思维层面。评论家梁鸿鹰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文学“居安思危”,这是好事,写作者们需要向AI学习。但在人机互动的创作模式当中,使用者应避免被人工智能写作的模式化语言所同化,要突出创作者的主导性,创作出的作品要符合人类的审美,而非机器的审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谈到,AI技术之于文学创作,至多只是辅助工具,永远不能替代作家独创。也许AI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最广泛地借鉴、模仿、综合,能够帮助人类拓展创作的可能性,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创作。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张学昕、王春林、黄德海。他们认为,面对AI技术的发展,人类应始终保持自主性。AI的创作能力依赖于作家高质量的思维引导和提示,最后还是回到人的主体。作家唯有保持个性化,才能在与AI的竞争中取得胜利。雷平阳、石一枫、韩春燕、张堂会、韩松刚等则对“AI技术和文学的现实走向”给出了另一种思考。他们表示,AI在不断发展中必然会更加强大,它的不足与缺陷未来也会得以解决,到那时,如今所说的“人类独特的情感”或许不一定还会是“独特”的。未来不可预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许是最好办法。 据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
||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