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艺]->深化工业题材创作 打造时代文学新人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深化工业题材创作 打造时代文学新人

2024-11-11

深化工业题材创作 打造时代文学新人

——重读吴崇源三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

\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陵  2024年11月11日09:12

吴崇源是一位长期致力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他于2006年创作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醒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穿越上海》(作家出版社),2017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构成了他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系列。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试图真实反映出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勇于触及时代尖锐的矛盾冲突,深刻思考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有血有肉的“新人”形象塑造,表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提炼出具有理性批判力度的思想主题。在当时,有能力反映中国制造业生活的作家非常少,能够像吴崇源这样坚持工业题材创作的作家则更少。直到今天,这个局面似乎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正因此,我们才得到重读作品的机会。如果把这三部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放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的话,那么,首先就得承认,我们以往对他的作品思想的认识严重不足,致使对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所低估。其次,我们得感谢他对那个历史时期的忠实纪录。如果不是他的书写,我们的文学也许就会永远留下一段历史的空白。其三,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这些作品因描写那些生活而陈旧过时。作品所提供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事实上,作品思考的深度,特别是对中国民营经济,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思考,今天许多同一题材的作品,仍然无法达到。仅这几点,这些作品就值得重读,就能读出新的意义。

能写出《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这样作品的,一定是非常熟悉工业生活的小说家。或者说,如果不是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描写不到这样深入,讲不出这样的故事。我们得知,作家吴崇源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读的是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大型国企工作,成为高级工程师,也担任过一些相关社会团体领导工作。他文学功底扎实。小说创作起步不算早,但出手就是长篇小说。坚持二十多年,写出了这几部很有份量的作品,可谓厚积薄发。

《太阳醒着》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企业改革者的故事。情节很特别,和我们以往读到的改革故事很不一样:改革开放早期,某省的国营大型机电企业。经过省委书记亲自过问,省组织部门严格考察,反复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唐汉杰被任命为机电厂的厂长。组织上希望他能够带领机电厂锐意改革,破解难题,突出重围,扭转困局。可是,就在大家对他充满期待的时候,他却下台了。小说从这里写起,以倒叙的甚至跳跃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唐汉杰本是一个普通干部,时任厂党委书记的邹经纬知道他能干,但没有太当回事。实际上,唐汉杰的才华很受省社科院副院长姜华栋的赏识。正巧老战友项志远调来当省委书记,需要一批改革人才,姜华栋就推荐了唐汉杰。省组织部长刘晋熙也是姜华栋的学生,非常了解老师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认真考察,发现唐汉杰是个优秀企业家的苗子,并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然而,对唐汉杰的提拔阻力重重,以省计经委副主任白庭坚、省机电厅长邹经纬、贪污下台的机电厂厂长许春基等人组合起来的利益集团强力抵制,设置了许多障碍。虽然最后无法阻止唐汉杰上台,但他们却不断利用手中的权力,阻绕唐汉杰的改革,让改革者寸步难行,终于把唐汉杰逼上了一条“破釜沉舟”之路。唐汉杰决定探索“国企民营”的体制,引入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经理人”管理模式,并将全厂干部就地免职(包括他本人在内),重新竞聘上岗。他的改革在厂里引发了轩然大波,也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反响。那些曾经支持过他同志,也怀疑他的做法,认为他可能走得太急、太远。厂里信任他的工人们也无法理解他的改革思路,不希望他真的这样实施。而那些本来就恨不得他出事垮台的利益集团,更是准备看他的笑话。唐汉杰把自己“置于死地”,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完全相信自己可以在新体制下重新担任厂长,也可以组织到一批可用人才,共同冲破旧体制旧模式的“牢笼”,振兴机电厂,改变工人们的命运。然而,反对改革的势力利用了唐汉杰的改革思路,采取了许多近似阴谋的手段,把唐汉杰赶下台。唐汉杰改革失败了,不过,他的改革思想反而更坚定,更清醒,更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于是,他开始谋划组建自己的“民营”企业,向着成为“民营企业家”方向迈进。

《穿越上海》讲述的是民营实业家的故事。上海医药保健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太一公司总裁苏泰达,利用开发红军时期爷爷留下的一个药方,生产主打保健品生命泉口服液。同时准备筹建的新产品生产线已经获批,以此做大做强,向着成为全国医药保健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挺进。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公司收到法院的一张传票,内容直指公司的主打产品生命泉口服液吃死人,死者家属向法院起诉,索赔一百万人民币。股东田维舟一看势头不好,闹到公司来要退股。如此严重的事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才可以确定,可目前的社会压力空前巨大。如果败诉,就意味着公司要承担巨额的经济损失,引发股东们退股潮,可能造成公司的破产重组。有人一直虎视眈眈,要抓住把柄,兼并苏泰达的太一公司。这个人就是以国有企业自居的柳事公司总经理盛昌发。他一直幸灾乐祸地看着事态的发展,并买通区国资委副主任张天星,密谋伺机兼并。虽然通过调查,事实得到澄清,问题得到解决,但公司新的困难接踵而至,新产品的批文就要到期,资金还没有落实。为摆脱眼前的困境,苏泰达采纳了女友丁婕的建议,由香港商人朱升平为中介,引进国外的资金。结果香港商人拿了钱,背信弃义,没有引来生产线需要的资金。政府注意到苏泰达的困难,决定动员国有企业出手帮助非公经济的太一公司,反而给了盛昌发一个十分正当而且可以大张旗鼓进入太一公司的理由。于是,苏泰达只能选择与盛昌发签订融资合同。转机来自突如其来的股灾。金融市场的一次波动,套住了盛昌发的大批资金。他曾挪用国有资金为自己炒股,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料股灾一来,事发东窗,他也陷入困境,不得不到处找资金,填补亏空。这一来,为太一公司融资的合同实际上也无法执行。此时,苏泰达终于融到了一笔风险投资,新产品生产线在批文到期前及时投产,公司走出了困境,企业重振雄风。

《当代英雄》故事发生在比上海更南方的一座国际大都市。民营通信企业通达公司的总裁扬华德事业蒸蒸日上,雄心勃勃,正在顺利谋划向国际市场进军,却突然受到国际通信大公司——美国KS公司的侵权指控。中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总是会遭遇强敌的阻击,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扬华德识破了外国公司的贯用伎俩,严正拆穿了他们的阴谋。同时,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命,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创新之路的艰难事先难以想象,无法预见。关键时刻,公司负责技术开发的副总裁伍必昌带着一大批技术骨干,脱离了公司,自立门户,成为通达强有力的对手。与此同时,KS公司又在美国提起诉讼,扬华德必须花相当的精力去应付,信誉也严重受损。公司发展落入低谷,进入严冬,利润严重缩水,从几十亿猛跌到之前的五分之一。扬华德不得不采取降薪和全员辞职重新竞聘的方式,寻找破解困局的办法。情况一直没有改观,逼得扬华德最后只能战略转移,把公司整体打包卖给美国的M公司。这可能意味着,扬华德多年来创立中国通信国际品牌的努力付诸东流,以失败告终,自己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好在天无绝人之路。M公司新任总裁认为花100亿美元买一个中国公司不值当,否定了前任的决定。通达公司得到喘息的机会,抓住了发展的机遇,闯过许多难关,终于打开了国际通信制造业的主流市场,产品受到国际用户的欢迎,在全世界多个地方建了分公司,跻身世界通信装备制造企业前列,靠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竞争力,创造了远远超过100亿美元的财富,社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此时,扬华德不幸得了癌病,但他无怨无悔,仍然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站在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第一线。

故事是虚构的,历史却是真实的。三部小说故事的主要线索,十分清晰地朝着一个思想方向凝聚,那就是写中国的民营经济,写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工业题材,写的都是国有企业,写的都是工人阶级,为的是真实反映新中国的工业建设现实,讴歌社 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在新中国文学创作中,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唯有工业题材相对薄弱,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之后,工业题材创作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反而更加萎缩。本来,我们完全有机会振兴,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文学局限的原因,整体地丧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数不多的作家在坚持守望,也多停留在国有企业改革矛盾和问题上,并没有意识到,不久的将来,民营经济将可能是中国工业题材反映的主体。极少有作家像吴崇源那样,把虚构艺术的笔触伸向当时还属于“弱势群体”的民营企业。实际上, 作家本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更为熟悉,思考得很深,但他却把目光转向非公有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比许多作家更早地深入生活,积累素材,进入创作,写出力作。仅这一点,我们说,站位于工业题材创作立场,反映和描写中国民营经济生存状态和创业历程,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奋斗而呐喊,吴崇源为第一人。

用“工业题材”这个概念去描述作家如何写民营企业,有特殊的思想内涵。当我们说“工业题材”时,是在说这个题材具有的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思想基调;当我们说新时代“工业题材”时,是在说中国民营经济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也是“工业题材”的重要表现对象,塑造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形象也是时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代写民营企业故事的小说并不少,但能从“工业题材”层面上去描写则非常稀罕,在相当一个时期,几乎都已消失。

能从“工业题材”层面上去反映中国民营企业的现实与历史,意味着,我们的创作思想里必须流淌着新中国文学的社会主义血脉,意味着在改革开放时代能够坚持文学的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品格,意味着把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描写和表现放在“工业题材”的格局中去表现。要把握住这个基本的思想原则,需要作家有思想的勇气,有思考的锐意,有思维的定力。今天,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文学思想也呈现多元的特点,我们不应该过度苛求作家。但是,如果有作家创作能自觉地在作品里体现社会主义思想与精神时,应该给予高度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时代,特别需要吴崇源这样的小说创作。

吴崇源始终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高度,为中国的民营经济鼓而呼,敢于思想,敢于探索。在《太阳醒着》中这种思想与探索体现得非常鲜明、坚定。主人公唐汉杰人在国企,认识到“国企民营”是破解当前国企困局的一个最好出路,所以他要建立“企业家集团”“知识分子集团”“青年工人活跃集团”来改革传统的生产经营格局,支持“国企民营”的思路。虽然,今天看来,唐汉杰的思考还有些感性直观,还没有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却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深刻,也可能是最有实践意义的改革思考。当他改革失败,总结经验教训时,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退路,也是出路,是勇敢地选择投入如火如荼创建民营企业的时代大潮里。他的命运,他的未来,必然会在这里的人生奋斗中得以改变,得以掌握。进而我们看到,在《当代英雄》里,“工业题材”的思想内涵已经融入到新时代精神之中,通过“工业题材”反映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表现民营企业家的风貌,表现企业家精神。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民营经济还只是公有经济的补充的话,那么,随着中国进入世界制造业大国行列,并向世界制造业强国挺进的历史脚步,中国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越来越强大,作用越来越重要和不可低估,“工业题材”中民营经济内容比重也将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家实业家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光彩。吴崇源的小说,正是跟着时代前进的节奏,抓住现实主要矛盾,反映中国当代制造业生活,深化了“工业题材”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创新探索意识。

文学创作触及民营经济深层次矛盾,揭示和思考民营企业的问题,构成《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主题思想的线索。作品敏感捕捉到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传递出现实矛盾冲突的信息,把握快速变化着的时代跳动的脉搏,进而真实反映中国民营经济开创历史的艰难过程,展现出民营企业的时代风貌。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公有经济面临着尖锐的现实矛盾,非公经济同样面临着尖锐的矛盾,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快速发展,做强做大过程中,矛盾不仅尖锐,而且深刻。作品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向现实生活的纵深掘进。

《太阳醒着》的主要内容更多地反映改革开放较早一个时期,国有企业所呈现的内在矛盾,反映出传统体制与现实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所表现出的剧烈冲突。作为省支柱企业之一的机电厂,无法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迫切需要深化改革,才能改变颓势。作品由此折射出国有企业当时的真实现状,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按上级要求组织生产,供需之间矛盾突出,产品没有市场,销不出去,大量积压,工厂养不活工人,工人生活出现动荡。如果这个局面得不到扭转,将出现严重后果。老工业基地有许多国有企业已经采取工人下岗的措施,防止工厂破产。机电厂虽然还没走到这个地步,但也“山雨欲来风满楼”。

改革通常从企业领导机构改革入手,提拔出能够拯救工厂的“英雄式”的领导人。机电厂也不例外,唐汉杰正是在工厂最困难的时候走上领导岗位,挑起企业改革的重担。企业原有的利益集团并不情愿把权力转移给唐汉杰这个知识分子,本能地动用各种权术甚至阴谋手段来阻止唐汉杰的接管。唐汉杰本来信心满满,按自己的思路提出的改革方案,但最后都失败了,失去了企业的管理权,也赔上了个人前途。作品在描写国有企业改革困境、唐汉杰困窘的同时,实际上有个潜在的参照物,那就是整个社会民营经济的崭露头角,及其对一大批有识之士、改革之士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时代性的召唤。作品没有重点写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我们却时时能够感到这个现实的真实存在和历史进程的无法阻挡。因此,唐汉杰下台有其必然性,虽为不幸,并非悲剧,因为他走向民营经济,就意味着走向一片广阔的天地。

残酷的市场生存竞争注定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道路坎坷曲折,注定了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是满身伤痕。这正是时代矛盾冲突深刻所在。《穿越上海》所要表现的就是这个坎坷的历程。这部作品的叙写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已经从最初“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走过最困难的阶段,发展壮大为流水线生产、能拥有几千乃至上万员工的现代企业,能够与国有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成长起来。中国民营企业登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竞争就是矛盾。竞争解决旧的矛盾,也酝酿出新的矛盾,而且更加复杂,更加剧烈,也因此更加深刻。作品聚焦医药保健这个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行业,首先摆亮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小说中苏泰达与盛昌发之间的冲突关系典型地表现出这种竞争的态势。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应该是和平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有盛昌发这样的企业家的存在,竞争才变得畸型走板、不可调和,才变得你死我活、激烈残酷。应该说,国营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时候,扮演了悲壮的角色。大批国营企业不得不破产改制,大批工人被迫下岗自谋生路。由此,也诞生了一批经济投机家冒险家,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有利位势,摇身一变,成了民营企业主;也有些人,把“国企民营”的内涵抽掉,使之变成了“国企”为虚,“民营”为实,利用国企的牌子,实际上更方便把工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转变为个人财产,也大大减少竞争的成本。盛昌发就是这样的投机者冒险者。他以为国有企业财大气粗,就敢欺负民企,苏泰达公司向盛昌发公司融资,看似国企与民企正常的企业行为,实际上并不公平。苏泰达尽管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但在盛昌发这样的“国企人”看来,仍然处于下风。这种关系超出经济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社会风险。如果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冲突长期得不到调整,那么,社会风险就将发展成社会的危机。作品其实把两人的矛盾关系落在社会层面,表明作者的忧患意识,也体现出作品的思想深度。

《当代英雄》所展示的民营企业风貌则焕然一新。他们的发展历程确实带有英雄史诗的品格。作品所描写的民营企业中国通达公司已经不是当年那种做交换电话机的“小舢舨”,而是能够在商海中破浪前行的行业“母舰”。主人公扬华德所领导的通达公司作为世界顶级的通信制造企业,以强大的高新科技自主研发能力,走在世界通信高科技发展的前列,参与引领着世界通信制造业。事实上,不光是通达一家公司,还有许多民营公司都已经做强做大,完全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总体看,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而且能够走向世界,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天,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民营企业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小说中的通达公司,正是中国民营企业辉煌发展的一个缩影。作品通过主人公扬华德的人生命运,重彩浓墨地写出了这家典型的中国企业怎样在国际市场摸爬滚打,怎样和国际上的大公司打交道,斗智斗勇,怎样从失败中挺立起来,怎样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企业,怎样冲击占据世界科技前沿高地,造福着每个人的生活。作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基调高昂,乐观向上,表现出我们时代应有的精气神和开创精神。从作品里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民营企业仍然必须直面时代的矛盾冲突,仍然处于现实的急流险滩,但它以一往无前的创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产生了自己的企业家精神,与国有企业一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创英雄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在时代的矛盾冲突中占据主动,参与书写中国故事,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相较于《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思想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历史的厚度,更有现实的力度,更具时代精神的高度。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部“英雄史诗”。

把这三部小说集中起来研读,便不难发现。作品对中国民营企业,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对中国民营企业家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一个过程。我们说,中国有了市场经济,民营企业,也有真正的企业家,才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读吴崇源的系列作品,能看到他坚定的认知和鲜明的态度。尽管不同时期的写作对民营企业家的认识侧重不同,但这个思想却一以贯之,由此赋予人物形象内涵的新意。

坦率地说,《太阳醒着》的主人公唐汉杰并不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只是从他性格不肯屈服的特点看,确实具备了民营企业家开拓市场,打拼市场的能力。小说突出了人物的这一思想特征和个性品质。针对当时那些只想得到改革好处、不想承担改革责任的利益集团,他提出所有的干部都要分担改革的成本,不能只改革工人,而不改革自己。企业改革重点应该改革干部队伍,所有干部集体解职,竞聘上岗。最后,连他自己也成为改革对象。针对当时国有企业举步艰难,他大胆提出“国有民营”,引入经理人制度。虽然,从现在看,唐汉杰的改革,还存在着很多局限性,但他那种朴素的“自我革命”思想和“公平正义”思想,那种改制的探索,却是需要政治胆识和探索勇气的,是带着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朝气的,也是当时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最初萌发。这样的人物,可称之为文学“新人”形象。

《穿越上海》写民营企业家,比其他两部作品都要复杂,触及的矛盾面更广。主人公苏泰达是唐汉杰形象内涵的赓续,进一步发挥出文学“新人”潜质和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品写作的背景。一个时期以来,社会流行着怀疑中国民营企业的观点,涌动着一种否定中国民营企业的思潮。这种观点简单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资本剥削的层面上定位中国民营企业,从所谓的“原罪”来认识中国民营企业的本质,进而怀疑民营经济的壮大以及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的提高会给国家带来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在这种观点占上风的时候,作家挺身而出,在小说中书写中国企业家精神,高度评价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能不说很有远见卓识。这部作品思想之新、人物之新,也赋予了作品的鲜明立场和理性的批判态度。

作品有意识地强化了主人公苏泰达性格中人性“善”的本质,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民族国家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民营企业家的人物形象。在世俗的眼里,民营企业总是和偷税漏税、坑蒙拐骗、造假伪劣、不讲信誉等负面评价联系在一起,而在吴崇源眼里,透过现象,看到的是创业的艰难和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企业家精神一步步生成,看到的是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和成长的代价。因此,从企业家的道德困局中,看到了“善”的积累。他的产品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必须坚持严格把好质量关,诚实经营,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正因此,他化解公关危机,靠的不是公关技巧,而是企业的责任、企业的信誉、企业的精神。他面对如狼似虎的对手,仍然以德报怨,用“善”的力量去争取主动,掌握态势,最后战胜对手。当对手因自己的失策发生资金短缺时,他主动伸出援手,送去二百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发展了,积累了财富,他就实施“劳动价值回归”。理论上可以讲出很深的道理,其实很朴素,就是苏泰达要把企业这些年创造的财富,回归给企业的劳动者。敢于颠覆传统分配方式不光表现个人道德“善”,而且需要很高的思想境界,不亚于一次财富的革命。

苏泰达形象折射出复杂的现实,或者说表现了更为深刻的现实矛盾。小说一方面赋予人物形象“善”的理想,让苏泰达成为“善”的化身;另一方面真实地描写出经济社会环境和现实文化生态。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他深陷情感的纠葛,不得不周旋于几个女性之间。如他的原配妻子童端仪、上海有名的交际公关人士丁婕、经济杂志主编王雪晴、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学者李虹绵、演艺界人士水如玉等。这些女性都深深爱着苏泰达,也因此给了仍然与童端仪保持婚姻关系的苏泰达很重的道德压力。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却又爱着淑女型的李虹绵,同时又和丁婕长期保持着性关系。在这里,他性格的“善”与人性在人物内心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我们一方面赞赏“善”的性格,一方面却难以苟同他的情感态度。小说在这方面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也因此加深呈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精神的挣扎。这里,小说有同情宽容,也有分析批判,更有灵魂的拷问。作品通过苏泰达内心道德上的冲突与缺陷,折射出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财富观、人生观相互碰撞的现实。一个向“善”的民营企业家,处于这样的生态环境,性格必然是矛盾的冲突的,也带着时代的缺陷和局限。所以,小说特别重视苏泰达与李虹绵之间的情感关系。这场隆重的婚礼描写得特别铺张放情华美精彩,为小说故事发展的高潮,也把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推向高潮。在小说里,李虹绵是一个非常美丽而纯洁的形象。这些与苏泰达有情感关系的女性,唯有她出淤泥而不染,唯有她与童端仪从精神到气质上都相通。苏泰达与她的结合,意味着“善”与“美”的结合,意味着苏泰达告别了自己的过去,找到真正的人性归宿和精神家园,性格得到新的升华。

小说不经意就写出了苏泰达内心的不安全感。实施“劳动价值回归”本意要突出他性格中的“善”,充实形象的内涵,却让人在感受苏泰达“善”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苏泰达内心深处的不安。苏泰达在“回归”中多少有赎回企业家“原罪”的念想。看得出,“原罪”已造成民营企业家心中深深的创伤。这些信息交织碰撞在一起,构成了苏泰达性格的复杂性、生动性和深刻性。作品超越了“原罪”写中国民营企业家,形象就渐渐积累起“新人”的品质。以往写民营企业家的作品,这个思路十分鲜见。如果说,上海是资本财富的象征的话,那么可以说,苏泰达终于以“善”穿越了上海。

《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扬华德则完全是一个把命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民营企业家的形象。作家显然把他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考察他那种处变不惊、不畏艰险、睿智远识、探索创新的性格所包含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力量。这种性格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强者、精英的品格,而和一个伟大国家、一个伟大民族和人民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作家相信,这种性格可称为史诗性格、英雄性格。这样的性格,就活生生地存在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无须艺术虚构,所以,作品突然有意加大纪实艺术的力度,更多借助纪实的力量,一定要塑造出在小说中真实、在现实中更真实的时代英雄人物形象。

在这个扬华德人物身上,仍然延续着《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身上那种人性“善”的道德品格,。不过,可以看出,作品已经超越了“善”的格局,去认识主人公,不再是简单地从“善”“恶”形而上关系去规定把握主人公的“人性”性格,而是从先进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从复杂的历史关系、真实的现实关系来看民营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扬华德身上有的是更高的“善”——国家之“善”,民族之“善”,英雄之“善”。

被扬华德一直看好并重点培养的公司副总裁伍必昌突然“叛变”,带领一批业务骨干另起炉灶,由扬华德信任的部下成为实力很强的竞争者。本来,扬华德为降低企业风险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员工自己创业,但伍必昌的离去反而增大了公司的风险,严重削弱了公司竞争世界的实力,让公司陷入困局。扬华德完全在公平公正的平台上,用合法正常的竞争手段坚决击垮了伍必昌,并在其走投无路的时候,以宽容的心态,真诚地把伍必昌招回公司。作为时代英雄,扬华德性格闪耀着人性“善”的光彩。

扬华德创造了巨量的财富,回报社会的方式除了慈善事业外,也回报了员工。然而他并不搞“劳动价值回归”,而是搞“全员持股”。二者有着不同的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前者更多是让劳动者们分享劳动的成果;后者则是凝聚起全体通达人的力量,共同奋斗,不断创造财富,共享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成果。前者多少还是社会关系分为资产者与工人,表现出好的资产者的好心善意;后者则以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共识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子。前者多少还带拖着“原罪”挥之不去的阴影;后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思想格局,理直气壮赞美中国企业家精神,支持大力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这就是大“善”所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扬华德性格也许没有苏泰达性格那样矛盾重重,却更有先进思想份量,更有时代精神力量。扬华德作为一个时代英雄当之无愧。比较《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的主人公形象,我们便可看出,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的不断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正在朝着“新”的方向不断推进。

小说有两个独特的细节见出扬华德性格魅力。其一,当公司决定整体打包转让给国外有实力的企业时,扬华德特别交待,绝不能停止公司的研发投入,一定要把一个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交给对方,由此体现出中国企业家精神道德力量,也是扬华德性格的力量。其二,扬华德每次乘飞机,都是普通舱。特殊情况下,买了公务舱的票,还赶上得给一个年轻的政府副部长让座,空姐态度也傲慢,副部长似乎也认识杨华德。扬华德没说什么,站起来,坐到普通舱去。这个细节,反映民营企业家有待获得更高尊重,而扬华德虽然把高科技产品做到国际上,却仍然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有自己的英雄,国家民族才有力量,才有希望,才有长远的未来。而这个英雄群体中,应该成长站立着中国自己的民营企业家。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更应该挺立起扬华德这样的英雄形象和饱满的“新人”形象。

作品写女人不如写男人。如《太阳醒着》中的倪瑞莲和秦燕燕,有自己的特点,却还没得到充分展开。不过到了《穿越上海》就活跃着不少女性人物,小说塑造力度也大大加强,

女性形象的血肉也得以更丰满。虽然我们还不太理解童端仪为何如此容忍自己男人的婚外情,也不太明白她如此尽心安排自己的前夫苏泰达迎娶李虹绵的原因。不过,我们还是要承认丁婕这个女性形象塑造得相当出彩,让人耳目一新。作为一个上海滩见过大世面的公关高手,她本可以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却迷恋于苏泰达,长期与他幽会,心甘情愿地帮助这个男人。在苏泰达最困难的时候,她介绍了自己以前的情人、香港商人朱升平。后来为了帮苏泰达解决资金问题,她又去诱惑银行家桂全达。如果小说延伸这个思路,展开这个女性人生命运的话,她的交际花形象也许不会有新意,但作品写她“曾经沧海”,终于有所感悟,有所觉醒,告别了以往那种失去“自我”的荒靡生活,回归真实正常的人生轨道。她生活态度的变化,表明这个人物也在试图“穿越上海”。

我们还是能从这个有故事的女性人物身上,接受到许许多多现实生活的文化信息,感受到社会出现的价值观、道德观、财富观、人生观的困惑与碰撞。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透过丁婕,注意到当时社会文化流行的几个观念,比如崇拜强者,崇拜财富以及享乐主义心理、消费主义心理过度膨胀等等。丁婕这个人物所具有的现实批判性内涵,不仅提升了自身形象的品质,也对比烘托着苏泰达,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有一个女性形象很有塑造的潜力,那就是《当代英雄》中的杨晨帆。她天资聪颖,品行端正,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得到严格的业务训练。在父亲的团队里,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承担起重要责任,成长为通达公司的优秀的中层干部。她后来担任了公司最具青年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原动力之家”的负责人,以世界高新科技发展为目标,培养资助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可以看出,作品正在努力挖掘她身上作为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品质。只是由于故事情节的限制,这个人物性格还没有更加充分展现。也许,在作家下一部作品里,她会成为主人公,会成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人,又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文学新人。

据中国作家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