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艺]->诗情话意浓—诗词剖析唐诗三百首(连载完-李正兴)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诗情话意浓—诗词剖析唐诗三百首(连载完-李正兴)

2024-09-15

(二百)《听弹琴》——刘长卿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原文: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1.泠(líng)泠:清幽,清冷,形容声音清越。这里指琴声清冽。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又称七弦琴。

3.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4.寒:凄清的意思。

5.古调:古时的曲调。调,一作“曲”。

6.多:一作“已”。

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剖析:

841.“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琴奏清凉悠起伏,倾听像松涛风寒。

描写弹奏绝妙境,给人淸幽肃穆感。

细细倾听,滚滚涛声。

842.“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喜爱古时曲调,如今人们不奏弹。

此句是对时尚叹,流露诗人孤自玩。

虽然喜爱,孤高自赏。

(二百〇一)《送上人》——刘长卿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孤云野鹤”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解:

1.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孤云、野鹤:都用来比喻方外上人。

3.将:与共。

4.沃洲山:在浙江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鹤峰、养马坡,相传为晋代名僧支遁放鹤、养马之地。

5.时人:指时俗之人。

译文:

你是行僧像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剖析

843.“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行僧像孤云野鹤,怎能世间栖居住?

凌云野鹤形僧人,刻画僧人贴脱俗。

孤云野鹤,岂向人间。

844.“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归隐别买沃洲山,世人早知的去处。

隐居名胜为修行,这样失去真理数。

名胜之地,僧人岂居。

(二百〇二)《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以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

1.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2.属:正值。

3.幽人:悠闲的人,指丘员外。

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剖析:

845.“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怀你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霜天。

在清凉的天气里,边散步边咏诗篇。

深秋夜晚,散步咏诗。

846.“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刻山中落松子,幽居友人还未眠。

眼前景与意并列,表达异地相思念。

幽居友人,还未安眠。

(二百〇三)《听筝》——李端

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该诗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该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作者: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大历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杭州司马。李端才思敏捷,工于诗作,又长于奕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辞官归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作品多应酬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有所反映,喜作律体,亦擅长七言诗行,于大历才子中罕见。有《李端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喜作律体。

原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1.听筝:弹奏筝曲。

2.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3.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4.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5.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6.拂弦:动琴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剖析:

847.“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古筝发出优美音,素手拨筝美房前。

描绘美妙弹奏景,表明弹筝细腻婉。

手中乐器,华美弦柱。

848.“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设办博取周郎睐,故意时时拨错弦。

博取青睐出错态,可爱形象展眼前。

故意失误,寻觅知音。

(二百〇四)《新嫁娘》——王建

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养大的小姑尝试。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作者:王建

王建(765-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

原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释:

1.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2.羹:泛指做成浓汤的菜肴。

3.“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4.遣:让。

5.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译文:

新娘三朝下厨房,洗手亲自作菜汤。

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尝一尝。

剖析:

849.“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婚后三天下厨房,洗手亲自做羹汤。

表现媳妇很勤劳,戒慎心情较紧张。

慎重勤劳,紧张心情。

850.“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尝一尝。

合情合理颇得体,聪明伶俐好心肠。

菜肴适味,小姑先尝。

(二百〇五)《玉台体》——权德舆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盼望丈夫回还的。开头以“裙带解”、“蟢子飞”即征兆喜事的习俗进入题意,三句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结句和盘托出主题。感情真挚,朴素含蓄,语俗而不伤雅,情乐又不淫靡。

作者:权德舆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原文: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释:

1.子:长脚蜘蛛,也作喜子。

2.铅华:指粉。

3.莫是:莫不是。

译文: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子双双飞来。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剖析:

851.“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昨晚裙带松弛解,今晨嬉子双起飞

含蓄雅致质无华,感情表现细入微。

满心喜欢,丈夫要归。

852.“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描眉粉梳妆打扮,莫非我夫快回来。

情真挚朴素含蓄,内心露闺怨情怀。

激动心态,细致入微。

(二百〇六)《江雪》——柳宗元

这首诗描写了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通过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死寂和永恒的孤独。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诗中的佳句。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剖析:

85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所有山林飞鸟绝,所有山路人踪灭。

一幅广大寥廓图,优美凄冷而幽僻。

山有鸟飞,壑有人踪。

85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渔翁披蓑笠,独钓寒江不怕雪。

显然是诗人写照,傲岸清高的面猊。

渔翁独钓,诗人写照 。

(二百〇七)《行宫》——元稹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在冷落寂寞的行宫中,一群白发宫女闲坐谈说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的遗事,惆怅哀伤,令人低徊不已。

原文: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释:

1.寥(liáo)落:寂寞冷落。

2.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3.宫花:行宫里的花。

4.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5.说:谈论。

6.译文:

多么空旷又冷落的这往日行宫,宫中花朵寂寞开放依旧一片红。

当年宫女头发都白了依然健在,她们闲坐无聊在谈说着唐玄宗。

剖析:

855.“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空旷冷落的行宫,宫中花朵寂寞红。

乐景哀情相映衬,红颜易老禁闭终。

寂寞艳红,运思缜密。

856.“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女发白而健在,闲坐无聊谈玄宗。

宫女长年孤寂寞,诗意凄凉而告终。

过去取悦,而今冷落。

(二百〇八)《问刘十九》——白居易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乃是嵩阳处士,名字未详。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酿造。

4.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5.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剖析:

85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色绿香浓新米酒,红泥小炉烧殷红。

绿蚁色香摹酒状,红泥温暖情意浓。

香浓米酒,泥炉温馨。

85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雪将至天快黑,能否共饮一暖酒?

充满自然真情美,体现朋友情意久。

浓浓情谊,情意珍贵。

(二百〇九)《何满子》——张祜

穆宗长庆年间,张祜受令狐楚推重,向朝廷上表举荐,辟诸侯府,但为元稹所排挤,宦途不顺,在丹阳曲阿筑室种植,寓居下来,仿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因命运坎坷不达,写下了这首《何满子》,以抒其怨。、

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作者:张祜

张祜(约785-849),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释: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译文:

故乡远隔三千里,深宫幽闭二十年。

听一声何满子曲,双眼落泪在君前。

剖析:

85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乡远隔三千里,深宫幽闭二十年。

宫女内心极度苦,无情悲惨露眼前。

听曲想起,悲惨身世。

86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听一声,双眼落泪在君前。

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显悲怨。

怨情深重,双泪齐落。

(二百一十)《登乐游原》——李商隐

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下此诗。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处。

2.向晚:傍晚。

3.不适:不悦,不快。

4.古原:指乐游原。

5.近:快要。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剖析:

861.“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诗人傍晚心情郁,驱车游乐登古原。

赞美原野晚景美,排遣诗人不适缘。

心情不快,登上古原。

86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余晖无限好,可惜时刻近黄昏。

无力挽留美事物,感慨晚唐时无能。

青春不再,光阴易逝。

(二百一十一)《寻隐者不遇》——贾岛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作者:贾岛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 寻访。

2.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 回答,说。

6.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7.处: 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剖析:

86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苍松下询问年少,他说师傅采药了。

语言简练于问答,笔写繁情情切表。

一言而答,隐者采药。

864.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只知道就在山里,不知道他的行踪。

勾勒出风神飘逸,寓寄归隐欲相同。

最后一答,无可奈何。

(二百一十二)《渡汉江》——李频

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近乡情怯”汉语成语来源于此。

作者:李频

李频(818年-876年),唐代诗人,字德新,睦州寿昌(今属浙江)人。少时以诗着称。大中八年(854年)进士,调校书郎,为南陵主簿,迁武功令。后为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卒于官。其诗多为五律。诗集本名《建州刺文集》,又称《梨岳集》),《全唐诗》存其诗二卷。

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2.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3.书:信。

4.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剖析:

865.“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流放岭南断音信,熬过冬天又新春。

意颇深邃苦感情,对家乡亲人情深。

家人音绝,时间漫长。

86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越近故乡心越怯,不敢打听过来人。

盼家怕矛盾心理,显诗人痛苦精神。

故乡愈近,愈加胆怯。

(二百一十三)《春怨》——金昌绪

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作者:金昌绪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唐朝余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却是好诗,广为流传。

原文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2.打起:打得飞走。

3.莫教:不让。

4.妾:女子的自称。

5.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

译文: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剖析:

86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快赶走树上黄莺,别让它在枝头啼。

一种情感之心境,枝头啼叫扰令题。

黄莺啼声,枝头扰乱。

868.“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啼声惊破我好梦,害我梦未达辽西。

其中情感现色彩,啼时惊梦惹不起。

梦中寻夫,怕惊美梦。

(二百一十四)《哥舒歌》——西鄙人

这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

作者:西鄙人

西鄙人是指唐朝西北边地之人,生平、姓名不详,开元天宝年间在世。(生卒年不详),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原文: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注释:

1.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

2.北斗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3.窥:窃伺。

4.牧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

5.临洮: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译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剖析:

869.“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黑夜北斗挂得高,哥舒翰勇带宝刀。

寄寓和平和希望,描绘哥舒智勇高。

哥舒英勇,战功卓著。

870.“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吐蕃族只敢远望,再不敢南来临洮。

赫赫武功哥舒翰,颂扬抵御吐蕃扰。

打击吐蕃,不敢侵扰。

(二百一十五)《长干行•其一》——崔颢

长干行,一作长干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长干为古金陵的里巷名,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长干曲最初原为长干当地的民歌,以后诗人的仿制也以这一带人民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多写男女情事。《长干行》共有四首,采用联章体,描写一对男女青年在水上偶然相逢以至相恋的情景。

作者: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原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释:

1.长干行:乐府曲名。 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2.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4.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5.暂:暂且、姑且。

6.借问:请问一下。

7.或恐:也许

译文: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剖析:

87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请问大哥家何方,我家在江苏横塘。

女主大胆泼辣情,拥有无尽艺高尚。

自报家乡,口谓横塘。

872.“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停下船吧暂借问,听口音或是同乡。

初见面萍水相逢,显女孩热情豪爽。

机智聪慧,自感唐突。

(二百一十六)《长干行•其二》——崔颢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原文: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释:

1.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2.临:靠近。

3.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4.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译文: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剖析:

873.“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我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九江近。

寥寥几笔跃纸上,栩栩如生显热情。

风水之人,萍水相逢。

874.“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你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识很遗憾。

共同飘泊之生涯,长年流落显情感。

青梅竹马,相逢恨晚。

(二百一十七)《玉阶怨》——李白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作《自悼赋》,有“华殿尘兮玉阶苔”之句,南朝齐谢朓取之作《玉阶怨》诗。此诗即为拟谢朓诗而作,其具体作年不详。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诗中女主玉阶望月,遗世独立的孤单寂寞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原文: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1.⑴玉阶怨:乐府古题,是专写“宫怨”的曲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三列于《相和歌辞·楚调曲》。

2.罗袜:丝织的袜子。

3.却下:回房放下。

4.却:还。

5.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

6.“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译文: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剖析:

875.“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玉砌台阶生白露,夜深久伫袜侵湿。

显女子无言独立,夜色之浓怨情深。

秋夜之怨,充满深情。

876.“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回室放下水晶帘,隔着帘子凝秋月。

水晶透明愁怨深,隔帘望月衬托怨。

玲珑秋月,希望期待。

(二百一十八)《塞下曲•其一》——卢纶

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原文: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1.鹫:大鹰。

2.翎:羽毛。

3.金仆姑:箭名。

4.燕尾:旗上的飘带。

5.蝥弧:旗名。

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剖析:

877.“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身佩雕羽金仆箭,旌旗扎成燕尾艳。

描述将军发号令,戎装待发阵宣言。

将军矫健,威武精明。

878.“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将军威严发号令,千军万马呼百应。

严明军纪主帅形,如见其人闻其音。

豪壮军威,震动四野。

(二百一十九)《塞下曲•其二》——卢纶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写将军夜猎的故事。据说,汉代名将李广善射,一次夜猎,本来是草中的一块石头,他却看成了一只虎,于是一箭射去。天亮一看,箭头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之中了。这个故事比较真实可信。

原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2.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3.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4.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5.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6.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译文:

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剖析:

87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林中昏暗吹草动,将军夜中箭神勇。

渲染紧张异气氛,映衬将军动作猛。

将军夜中,箭射神勇。

880.“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天明寻找射羽箭,箭头深插大石中。

没石饮羽奇迹读,将军勇武人激动。

典型情节,将军勇武。

(二百二十)《塞下曲•其三》——卢纶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满:沾满。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剖析:

88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夜静月黑雁高飞,单于黑夜悄窜逃。

烘托战前紧张氛,语气昂扬必胜高。

月黑夜晚,敌军逃跑。

88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正要带领轻骑讨,大雪纷飞落满刀。

显将士雪夜准备,贯长虹追敌征讨。

严寒景象,奋勇精神。

(二百二十一)《塞下曲•其四》——卢纶

第四首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原文: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注释:

1.敞:一本作“蔽”。

2.琼筵:盛宴。

3.雷鼓:即“擂鼓”。

译文:

在野外天幕下设下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祝贺我军凯旋。

喝醉酒后还要和着金甲跳舞,欢腾擂鼓声震动周围的山川。

剖析:

883.“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野外天幕劳军宴,边疆民族贺凯旋。

描写边疆重大胜利,边民设宴军慰贤。

满盛美酒,劳军欢笑。

884.“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醉后要金甲跳舞,擂鼓声震动山川。

乘酒助兴将士乐,征战胜利欢军团。

奋力挥槌,震撼山岳。

(二百二十二)《江南曲》——李益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诗中写商人妇独守空闺的幽怨。

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丈夫常年在外经商的妇人的闺怨之情。前两句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后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以空际运转之笔,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全诗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深刻地展示了这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

原文: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注释:

1.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2.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3.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4.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5.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剖析:

885.“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悔恨嫁瞿商人妇,他把相会佳期误。

此句语言白如话,表现商妇内心苦。

悔恨嫁商,会佳期误。

886.“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早知潮水涨落信,不如嫁个弄潮夫。

商妇幽怨伤身世,暗示盼怨悔恨诉。

商郞不归,商妇幽恨。

八、七言绝句

(二百二十三)《回乡偶书》——贺知章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经很久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2.何:什么。

3.处:地方。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剖析:

88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年离乡老了回,口音没变鬓斑白。

抒发久客伤老情,充满回乡亲切慰。

青春难驻,白发垂暮。

88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见了不认识,笑问客人哪里来?

笑问之中有欣喜,更有无限之感慨。

儿童笑问,无穷感慨。

(二百二十四)《桃花溪》——张旭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张旭因此而受启发,用陶渊明笔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诗文。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作者:张旭

张旭(685年-759年?),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其诗存世六首,均为写景色绝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注释:

1.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2.飞桥:高桥。

3.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4.尽日:整天,整日。

5.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剖析:

88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高桥隔着云烟出,岩石西畔问渔船。

抒写向往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欢。

无人引路,渔船凑巧。

890.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整天流水淌,桃源洞口溪哪边?

桃花溪美渔人问,仙境向往露情悬。

结伴同去,找到洞口。

(二百二十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7.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剖析:

89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远离家乡有凄凉,重阳佳节思亲人。

独异强调孤无助,每逢佳节思乡情。

越是孤独,越是思念。

89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远想到兄登高,因少我而遗憾情。

含蓄深沉朴素然,诗人无限思乡亲。

兄已登高,少我遗憾。

(二百二十六)《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这是一首送别。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冰心玉壶”“一片冰心”汉语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剖析:

89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雨秋意晨送你,孤对楚山愁无限!

秋雨时节别友情,萧瑟凄凉离伤感。

迷蒙烟雨,吴地江天。

89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友若问起我,就说仍冰心玉壶。

晶莹透明玉壶喻,诗人孤傲岸自如。

污蔑回击,告慰友人。

(二百二十七)《闺怨》——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译文: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剖析:

89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闺阁少妇不知愁,独自赏景登翠楼。

描写女子青春乐,展示少女不知愁。

春日清晨,精心梳妆。

89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柳绿触发想,悔让丈夫功封侯。

少妇心理生变化,写出沉积久忧愁。

柳绿难受,悔恨封侯。

(二百二十八)《春宫曲》——王昌龄

此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原文: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

注释:

1.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2.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3.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4.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

5.新承:一作“承新”,受到宠幸。 

译文: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剖析:

897.“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昨夜风吹井桃花,未央宫前明月挂。

春意融融自然景,暗喻歌女宠如花。

桃花沾沐,雨露之恩。

898.“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平阳歌女受宠幸,帘外皇上袍赐她。

特赐锦袍典细节,喜新厌旧讽皇家。

怨情自见,叹羡怨妒。

(二百二十九)《凉州词》——王翰

这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作者:王翰

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用白玉刻制成的酒杯,夜间发光。

2.欲饮:将要饮酒之时。

3.马上:琵琶为马上所弹乐器。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剖析:

89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酒晶夜光杯,饮呀琵琶马上催。

酒香四溢五光色,渲染欢快将士威。

酒夜光杯,马上琵琶。

90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醉沙场君莫笑,男儿出征几人归?

气势豪放浑意境,悲壮之情死如归。

醉睡沙场,君莫取笑。

(二百三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下扬州。” 成为人们传颂的佳句,常被文学所引用。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注释:

1.孟浩然:唐代诗人,李白的朋友。之:往,到。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辞:辞别。

4.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

5.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6.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碧空,一作“碧山”。尽,尽头,消失了。

7.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的尽头。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剖析:

90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旧友向东别而去,阳春三月游扬州。

意境优美文字绮,诗人内心愉快投。

故人离别,春天美景。

90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帆影渐消水天处,只见长江天边流。

一片情意托江水,含吐不露余味留。

翘首凝望,向天交处。

(二百三十一)《早发白帝城》——李白

公元759年(唐肃宗干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重庆。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轻舟已过万重山”名句来源于此。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剖析:

90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清晨告别白帝城,千里船行一日还。

舟行若飞豪情爽,如同返乡一日间。

朝辞帝城,千里江陖。

90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不停啼,轻舟已穿万青山。

写景比兴心情表,人生经验物兴感。

进入坦途,旅途快感。

(二百三十二)《逢入京使》——岑参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4.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2]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剖析:

90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遥望家园路遥远,思乡泪沾袖难干。

思念之情乡愁难,思乡之泪擦不干。

衣襟沾湿,心情感深。

90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匆匆相逢没纸笔,托你给我报平安。

相逢行者匆口气,一片深情家久盼。

故人回乡,口报平安。

(二百三十三)《江南逢李年龟》——杜甫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落花时节”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着称,雅善音律。

3.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4.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5.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6.君:指李龟年。

译文: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剖析:

907.“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府邸时常见,崔九堂前多听闻。

鼎盛期文化渊薮,在贵府听闻歌声。

玄宗宠臣,足以回忆。

90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如今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逢李君。

平实语流露凋零,世运衰无限伤情。

落花时节,重逢李君。

(二百三十四)《滁州西涧》——韦应物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4.幽:一作“芳”。

5.生:一作“行”。

6.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7.春潮:春天的潮汐。

8.野渡:郊野的渡口。

9.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剖析:

909.“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喜爱生长涧幽草,黄莺幽深树啼鸣。

视觉听觉萋萋莺,幽雅景致境幽冷。

喜爱听叫,闲适心境。

9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暮雨流湍急,无人小船横江心。

荒津渡水急舟横,君无奈忧伤之情。

野渡无人,小舟自横。

(二百三十五)《枫桥夜泊》——张继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作者:张继

张继(约715-779),唐代诗人,字懿孙,襄阳(今属湖北)人。天宝十二载(753)进士,曾担任过军事幕僚,后来又做过盐铁判官,也属于幕僚职务。唐代宗大历年间担任检校祠部郎中(另外有史料记载为“员外郎”)。《唐才子传》中说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提到他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仅有诗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剖析:

9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西落乌啼山前,江渔火愁绪难眠。

幽暗静韵浓意境,显诗人羁寂之情。

优雅意韵,审美情境。

9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飘船边。

月夜美幽寂清冷,愁思托景物自编。

景物搭配,高度交融。

(二百三十六)《寒食》——韩翎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寒食节虽然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可以得到皇上特赐的烛火,家里轻烟缭绕。诗中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暗含委婉的讽谏。全诗重在描写景物,以白描手法写实,结构严谨,蕴含多重转折,用笔含蓄,寓意深远。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剖析:

9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风城吹入御苑,苑中柳斜飘而起。

显寒食节风俗画,寄托诗人辛讽意。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9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黄昏宫中御赐火,轻烟散入新侯家。

讽喻皇宫对宦宠,中唐腐败讽刺大。

汉宫蜡烛,烟入侯家。

(二百三十七)《月夜》——刘方平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是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作者:刘方平

刘方平((约726-),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身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采莲曲》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4.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5.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6.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7.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译文: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南斗,不知不觉已经横斜。

今夜十分意外,感觉初春暖意;一声清脆虫鸣,透入绿色窗纱。

剖析:

91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静更深月半家,北斗南斗已横斜。

诗人体察细致入,关合春意颇蕴藉。

北南星斗,引向天宇。

91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意外初春暖,一声虫鸣入窗纱。

显季节变化敏感,春暖感喜悦之佳。

心灵感受,如春序曲。

(二百三十八)《春怨》——刘方

这首诗抒发宫嫔失宠的幽怨。一二句写出宫人的寂寞和内心的愁怨,住着金屋,可见曾经宠幸,如今君王不再眷顾,因此终日以泪洗面。三四句的暮春的残败景象和环境的寂寥,渲染宫人心境的凄楚。

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释:

1.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缤所住的华丽宫室。

2.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译文:

纱窗外阳光淡去,黄昏降临锁华屋;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剖析:

917.“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阳光淡去降黄昏,华屋无人见泪痕。

金屋藏娇隔深宫,流露无依无伴恨。

点出身份,所处环境。

91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庭院空旷春色尽,梨花满地紧闭门。

营造凄凉孤寂氛,流露诗人委婉愤。

金屋感觉,诗人陪衬。

(二百三十九)《征人怨》——柳中庸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

作者:柳中庸

柳中庸 (?-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原文: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

1.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2.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3.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4.马策:马鞭。

5.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6.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

7.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8. 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译文: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剖析:

919.“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年转战玉门关,天天都同刀作伴。

岁岁朝朝金马策,奔波到处皆有怨。

年年奔波,征战不休。

920.“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月白雪昭君墓,万里黄河绕黑山。

青冢黑山两幅画,见证征戍荒苦寒。

白雪青冢,沉沉黑山。

(二百四十)《宫词》——顾况

这首诗构思的妙处,在于诗意的表达体现在鲜明的对比之中。玉楼笙歌笑语的热闹,与冷宫月影夜漏的冷凄,得宠者的欢乐,与失宠者的悲愁,形成了明显差异。全诗通过闹与静、盛与衰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失宠宫女的哀怨之情。

全诗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诗中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

作者:顾况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德宗时官秘书郎。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于茅山。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天半:形容楼高。

2.宫嫔:指嫔妃。

3.和:伴随

4.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这里指夜深。

5.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译文: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剖析:

921.“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入云玉楼阵阵歌,宫嫔笑语与伴和。

描绘繁华欢乐场,衬托女主孤心求。

似喜非喜,随风送来。

922.“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嘀嗒漏,卷起帘来近银河。

描写女主漏难眠,独看银河怨恨多。

独自卷帘,内心幽怨。

(二百四十一)《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2.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3.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4.征人:戍边的将士。

5.尽: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剖析:

92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前沙像雪,受降城外秋如霜。

描写边疆月下冷,渲染萧瑟清冷状。

无垠沙漠,积雪荒原。

92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凄凉芦管何处吹?惹得将士望故乡。

迷惘心情夜闻笛,彻夜难眠之景象。

送来芦笛,倾诉边愁?

(二百四十二)《乌衣巷》——刘禹锡

乌衣巷:金陵(今江苏南京)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南京),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剖析:

92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桥边一些草开花,巷口唯有阳西挂。

时光荏苒沧桑感,令人感叹史无假。

桥边草花,乌衣巷口。

926.“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年王谢檐下燕,如今飞进百姓家。

旧时寻常昔今比,表达诗人沧桑遐。

今昔对比,无限感慨。

(二百四十三)《春词》——刘禹锡

这首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诗篇先出现一个精心梳妆、脂粉脸色相宜的年轻宫女,写她一系列的动作流露出期待,最后变成失望的情态。

原文: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

1.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2.朱楼: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3.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4.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5.玉搔头: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据说汉武帝曾取李夫人玉簪搔头。

译文:

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剖析:

927.“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精心化妆下红楼,春光虽好只添愁。

宫女神态传刻画,别出心裁怨情投。

良辰美景,独锁怨愁。

928.“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点数花朵恨消忧,蜻蜓飞到玉簪头。

宫女沉浸痛苦态,流露伤春怀春愁。

数花解闷,蜻蜓作伴。

(二百四十四)《后宫词》——白居易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原文: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释:

1.泪湿:犹湿透。

2.前殿:正殿。按歌声: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

3.红颜:此指妃子。

4.恩:指皇帝对她的恩宠。

5.熏笼:熏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译文: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剖析:

929.“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泪透罗巾梦难成,深夜前殿传歌声。

失宠宫女内心事,写其失宠怨深沉。

夜来难眠,梦君无望。

930.“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红颜未衰恩宠断,独倚熏笼待天明。

幻想君王再临幸,刻画宫女失心灵。

斜倚熏笼,终成泡影。

(二百四十五)《赠内人》——张祜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这首诗题为“赠内人”,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

原文: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释:

1.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

2.禁门:宫门。

3.宿鹭:栖息的鹭。

4.红焰:指灯芯。

译文:

月光由宫门移到树梢,媚眼只看那栖息的鹭的窝巢。

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剖析:

931.“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月光宫门移树梢,媚眼只看鹭窝巢。

诗人描摹宫女情,渴望自由幸福到。

宫禁深闭,唯看鹭巢。

932.“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灯影拔下头上钗,挑开灯焰救飞蛾。

斜拔玉钗救飞蛾,一腔同情渴自由。

一拨一剔,蕴含潜词。

(二百四十六)《集灵台•一》——张祜

这首诗是为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而创作的。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太真有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原文: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注释:

1.集灵台:即长生殿,是祭神求仙之所。

2.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3.符箓。道士画的一种驱使鬼神的图形,是一种迷信骗人的东西。

译文: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箓,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933.“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日照华清集灵台,树上红花朝露开。

描写华淸美丽景,暗喻玉环受宠爱。

娇艳花朵,玉环得宠。

934.“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昨夜君授玉环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玄宗不该行道仪,配合默契妃受爱。

道士授箓,太真道号。

(二百四十七)《集灵台•二》——张祜

这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原文: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注释:

1.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天刚亮时。

3.至尊:最尊贵的位置,特指皇位。

译文: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剖析:

935.“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虢国夫人受宠恩,清早骑马入宫门。

平淡叙述有寻味,并带暗讽的意分。

异乎寻常,暗讽意味。

936.“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只嫌脂粉污美艳,淡描蛾眉朝至尊。

看似是褒实是贬,其讽刺入木三分。

平淡叙述,带有暗讽。

(二百四十八)《题金陵渡》——张祜

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1.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2.津:渡口。

3.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4.宿:过夜。

5.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6.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7.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译文 :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剖析:

937.“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夜宿金陵小山楼,辗转难眠怀旅愁。

点明诗人羁旅愁,轻灵妥帖点题透。

夜宿金陵,辗转难眠。

938.“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斜月朦胧江潮落,对岸星火是瓜洲。

衬托诗人淡哀愁,游历在外苦又愁。

临江眺望,淡淡哀愁。

(二百四十九)《宫词》——朱庆馀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作者: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原文: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释:

1.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译文: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剖析:

939.“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

百花盛开宫闭门,俏丽宫女廊赏春。

相依相并美人图,衬托美人幽怨深。

俏丽宫女,相依相并。

940.“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都想谈谈宫中忧,鹦鹉面前不敢露。

含有言外不尽意,怕鹦学话实言吐。

欲言非乐,有所畏忌。

(二百五十)《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这首诗又题《近试上张籍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向名人行卷的风气极盛,他们希望通过行卷,能被称扬、介绍于主考。本诗作者平时向水部郎中张籍行卷已得到赏识,但临考前他仍不放心,生怕自己的作品不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了这首诗献给张籍,征求意见,以祈携助。这是此诗的本意。诗采用喻体,构思巧妙。作者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以新娘初次拜见公婆前的喜悦而又惶恐的心理,比喻自己临考前的不安和期待。

原文: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1.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2.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

3.停:留置。

4.舅姑:公婆。

5.深浅:浓淡。

6.入时无:是否时髦。这里借喻文章是否合适。

译文: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剖析:

941.“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洞房花烛彻夜明,等待拂晓公婆评。

一丝不苟妇自比,寓意能否仕途定。

梳妆完美,晨拜公婆。

942.“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打扮好了轻问郎,眉画浓淡合时兴?

新妇自比郎张籁,寓意自明令人惊。

打扮问郎,可合时兴?

(二百七十七)《将赴吴兴登游乐原》——杜牧

这首诗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就要离开京城长安到浙江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担任刺史时所作。诗人登上长安城南的乐游原,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施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在将要离开京城这个政治中心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不平和无奈。

原文: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1.吴兴: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2.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3.清时:清平时世。

4.麾:旌旗,古时称出守州郡为“建麾”,作者此时将出任湖州刺史,故云。

5.江海:指太湖,湖州地滨太湖。

6.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译文:

升平时散淡有味是自己无能,闲爱天际孤云静爱山寺老僧。

就此一麾南去游宦泛舟江海,临别登乐游原纵目遥望昭陵。

剖析:

943.“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升平有味己无能,闲爱天际爱老僧。

现实写起反言意,如僧清净闲趣生。

仿佛悠闲,实则抑郁。

944.“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一麾南去舟江海,乐游原上望昭陵。

联想国衰己闲宁,盛世追怀愁悲情。

遥望昭陵,无望悲愤。

(二百七十八)《赤壁》——杜牧

赤壁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旧战场。曹军与孙、刘联军于赤壁隔江对峙,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曹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时年仅34岁的孙吴联军统帅周瑜则成了头号的英雄人物,历来备受赞扬。(二乔,三国时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均为绝代美女。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

“折戟沉沙”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剖析:

94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断戟沉没未销熔,磨洗认出赤壁用。

赤壁遗物想动乱,前朝人事人动容。

戟沉未熔,赤壁旧物。

94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使东风不周瑜,大乔小乔铜雀闭。

诗人历史有认识,曲折反映不平气。

无风战败,美女被虏。

(二百七十九)《泊秦淮》——杜牧

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讽刺了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政事的上层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剖析:

94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雾秋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岸酒家。

一幅淡雅水边夜,引出后续亡国拉!

水边夜色,冷胧气氛。

94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乐那知国恨?岸边还唱后庭花。

讽刺那达官贵人,只顾乐不顾国家。

辛辣讽刺,无限感慨。

(二百八十)《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

此诗作于诗人离开扬州以后。诗人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清丽俊爽,以此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是唐诗明句。

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2.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3.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4.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5.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

6.教:使,令。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剖析:

949.“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青山绿水千里迢迢,秋尽江南草木未凋。

山青水秀草木绿,诗人怀念繁华调。

怀念热闹,繁花之乡。

950.“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月清夜,美人何处教吹箫? 

繁华独艳浪漫美,羡慕之情善侃调。

调侃俊美,歌吹取乐。

(二百八十一)《遣杯》——杜牧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他在扬州期间,与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原文: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遣怀:排遣情怀。犹遣兴。

2.落魄:困顿失意、放浪不羁的样子。作者早年在洪州、宣州、扬州等地做幕僚,一直不甚得意,故云“落魄”。一作“落托”。

3.江南:一作“江湖”。

4.载酒行:装运着酒漫游。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

5.“楚腰”句:意思是说扬州歌女体态苗条。楚腰:指美人的细腰。

6.扬州梦:作者曾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尝出入倡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

7.赢:一作“占”。

8.青楼:唐以前的青楼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歌馆妓院。

译文:

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剖析:

95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困顿江湖饮酒乐,揽着美人细腰盈。

夸赞扬州妓女美,诗人落魄放浪行。

昔日追忆,妓女之美。

952.“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十年一场梦,只落青楼薄声名。

节奏明快诙谐幽,显示诗人感慨情。

痛苦回忆,醒悟之感。

(二百八十二)《秋夕》——杜牧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1.秋夕:秋天的夜晚。

2.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

3.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4.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5.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6.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7.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牛郞和织女。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剖析:

95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夜烛光映画屏,手拿小扇扑火萤。

深夜宫女内心寒,显示宫女被弃命。

宫女凄凉,象征被弃。

95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夜色石阶凉如水,寝宫凝视牛织星。

期望交织复杂情,反映妇女悲惨命。

石阶清凉,静坐寝宫。

(二百八十三)《赠别•一》——杜牧

杜牧这首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

此诗描写了诗人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粹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娉娉袅袅”“豆蔻年华”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1.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

2.十三余:言其年龄。

3.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4.“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剖析:

95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姿态美好十三年,二月含苞豆蔻花。

完整鲜明的印象,女子轻盈美身价。

人似花美,花因人艳。

95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扬州十里青春路,珠帘卖俏不如她。

压低扬州众美人,突出意中美更佳。

青春佳丽,歌妓一人。

(二百八十四)《赠别•二》——杜牧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描绘与歌妓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最后两句移情于烛,赋予其人的丰富感情,含思深婉,缠绵悱恻。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3.笑不成:笑不出声。

4.垂泪:流泪。

译文: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替我们流泪流到到明天。

剖析:

957.“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多情人却像无情,觉酒宴笑不出声。

有浓厚感情色彩,真实感委婉之深。

诗人感受,极有情味。

95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还有惜别意,人流泪待到天明。

诗将蜡烛拟人化,显不忍分离痴情。

垂泪天明,不忍分离。

(二百八十五)《金谷园》——杜牧

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一般怀古抒情的绝句,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首诗则是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

“流水无情”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

1.金谷园:金谷本地名,在河南洛阳市西北,西晋卫尉石崇筑园于此,园极奢丽。

2.香尘:沉香之末。

3.流水无情:流水一去不回,毫无情意。多用以比喻事物的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流水,指金谷水。

4.坠楼人:谓石崇的爱妾绿珠。绿珠(?-300 ),石崇家歌妓,善吹笛,作为权贵们的玩物,她为石崇坠楼而死。。

译文:

繁华往事如香尘般消散,流水无情花草依旧争春。

东风吹来鸟在黄昏怨啼,落花纷纷像那跳楼美人。

剖析:

959.“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繁华往事香尘散,流水无情花草春。

既是写景更写情,流露世事变长存。

昔日繁华,飘散逝去。

960.“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风吹鸟在黄昏啼,落花像那跳楼人。

沧桑之感追怀叹,繁华如梦香尘散。

命如落花,意味隽永。

(二百八十六)《夜雨寄北》——李商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巴山夜雨”“剪烛西窗”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当时诗人在巴蜀,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2.君:对对方的尊称。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泛指重庆一带的山。重庆古代属巴国。

5.何当:何时能够。盼望之词。

6.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译文:

你若问我归家的日期,我还没有定期!今夜巴山淅沥的夜雨,却已涨满秋池。

几时才相会共剪红烛,在那西窗之下?再来细诉今夜巴山中,这听雨的情思。

剖析:

96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归家日期还没定!巴山夜雨满秋池。

羁旅之愁不归苦,夜雨交织无奈迟。

回忆夫妻,深深思念。

96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几时共剪西窗烛?再来细诉听雨思。

倾听秋雨寂寞苦,想象来日欢乐时。

来日聚首,幸福欢乐。

(二百八十七)《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这是诗人闲居洛阳时所作。这首诗以感谢故人关心之名籍以修好,意在不言,诗中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浓至深厚,却比较真诚,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关系。

原文: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注释:

1.令狐郎中:即令狐绹,其时在朝中任考功郎中。

2.嵩:嵩山,在今河南省。

3.秦:指今陕西。意即一在洛阳(作者),一在长安(令狐绹)。

4.双鲤:指书信。

5.迢迢:遥远的样子。

6.梁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此喻指楚幕,司马相如等文士都曾客游梁园。此处比喻自己昔年游于令狐门下。

7.茂陵: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司马相如因患病,家居茂陵,作者此时也卧病洛阳。 

译文: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鲤书。

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剖析:

96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

嵩山云秦树久离,千里迢迢慰鲤书。

云树寄托互相思,迢迢一纸感念舒。

云树寄托,纸念之情。

964.“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别问梁园旧客甘苦,就像茂陵多病如。

转写诗人今状况,闲居病危比相如

诗人友人,云树分居。

(二百八十八)《为有》——李商隐

此诗代少妇而写闺怨。主人公是一位与丈夫新婚不久的贵族少妇,因丈夫位高权重,要早起上朝,只能“辜负香衾”而生怨意。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的同时,也形成了追求功名利禄与享受夫妻恩爱时光的对立,饱含着对世俗荣华的讽刺,语出新奇,言外有意,发人深省。

原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释: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译文: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剖析:

965.“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

云母屏风锁娇媚,寒冬已尽春难捱。

描写宦家夫妻怨,云屏富丽堂皇在。

金屋藏娇,美丽评价。

966.“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无端嫁个金龟夫?辜负衾香侬撇开。

画出少女娇嗔态,表达春宵爱恋怀。

一波三折,波澜有致。

(二百八十九)《嫦娥》——李商隐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则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通过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独寂寞,也抒发了自我伤感之情。

“碧海青天”汉语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2.长河:银河。

3.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4.嫦娥:原作“姮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名,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5.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6.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碧如同大海。

7.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剖析:

96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浓烛影,银河逐渐明星沉。

渲染清冷环境氛,展现主公清凄冷。

领略诗人,寂寞情怀。

96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必悔偷吃药,以致月宫孤心情。

借嫦娥奔月典故,深化诗人寂心情。

懊悔吃药,月宫孤寂。

(二百九十)《贾生》——李商隐

这首诗通过歌咏贾谊的故事,讽刺了封建帝王求神问道的虚妄无益以及好鬼神轻人才的愚昧。此诗选材的角度独特。它不是从贾谊被汉文帝贬谪,亲近无门,言路阻塞的角度写起,来感叹他怀才不遇,而是截取君臣相见问事的场景将读者带进特定情境,去感悟历史,领会诗人对最高统治者不识人才、滥用人才的辛辣讽刺意味。由此可见诗的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也包括汉文帝那样的明君都往往不能真正重视人才,发挥他们的才干的弊端。

原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1.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2.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3.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4.才调:才华气质。

5.可怜:可惜,可叹。

6.虚:徒然,空自。

7.苍生:百姓。

8.问鬼神: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剖析:

96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文帝访贤宣逐臣,贾谊才华超群伦。

看似圣主求贤颂,实则辛辣的讽论。

求贤若渴,贬逐之臣。

970.“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谈到夜半文帝移,不问民生问鬼神。

不重贤才荒唐径,暗示诗人志难成。

悬念显露,慨慨于讽。

(二百九十一)《瑶瑟怨》——李商隐

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原文: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

1.冰簟(diàn)银床:簟为竹席,冰簟是指竹席清凉,银床则是床上洒满银色的月光。

2.远过:别本作“还过”或“远向”。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剖析:

97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夜床席冰梦难成,天蓝如水夜云轻。

描写主公夜难眠,暗透人物寂冷淸。

长空澄碧,月云轻过。

972.“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雁声凄厉过潇湘,十二楼中月光明。

烘托女子怅惘苦,闺中女子思别情。

烘托女子,闺中思情。

(二百九十二)《马嵬坡》——郑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起兵,为起兵平叛,唐玄宗被迫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作者:郑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

原文: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释: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译文: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

剖析:

973.“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杨妃死后玄回京,夫妻难忘思念情。

玄宗可喜恨相兼,复杂矛盾心难平。

贵妃之死,换来长安。

974.“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赐死非属圣,景阳宫井陈后人?

体谅玄宗有婉讽,国家兴衰感慨深。

玄宗未忘,云雨旧情。

(二百九十三)《已凉》——韩翎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妇孤寂冷寞、盼夫归来的闺思之作。此诗铺陈地描写屋内豪华的摆设,点出已凉未寒的特有时令气氛。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但床上锦褥的暗示和折枝图的烘托,隐约展示了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全诗情思深远,委婉含蓄,构思颇费心思。通篇没有一个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

原文: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释:

1.绣帘:一作“翠帘”。 

2.猩色:一作“猩血”,猩红色。

3.画折枝:一作“画柘枝”,指图绘花卉草木。 

4.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里指草席。

译文:

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草木花卉。 

龙须草织成的席子铺上锦褥,天气已凉却还未到寒冷时候。

剖析:

975.“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翠绿栏杆绣帘垂,猩红屏风草花卉。

象征夫妇火年华,折枝图花堪须折。

一张屏风,显示怨愁。

976.“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龙须草织铺锦褥,天气已凉未寒冷。

隐约流露深闺寂,渴望爱情思妻温!

萧瑟秋风。夫思妻念! 

(二百九十四)《金陵图》——韦庄

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晚唐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全诗语调激昂,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伤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原文: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释:

1.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2.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3.老木:枯老的树木。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是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您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六代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座金陵城。

剖析:

977.“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

谁画不出伤心事,只迎当权心态起。

语调激昂寓意深,驳斥粉饰太平奇。

给伤心画,高度平价。

978.“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描摹六朝往事画,老木寒云充满城。

没为晚唐粉饰平,抒发现实的忧沉。

语言含蓄,情绪感伤。

(二百九十五)《陇西行》——陈陶

《陇西行》本乐府旧题,以书边事为主。陇西指的是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地区。陈陶《陇西行》有四首,本诗是第二首。这首诗歌颂边关将士舍生忘死的精神,反映了战争给百姓造成的苦难,对那些因战争而成为寡妇的女子给予深深的同情。

作者:陈陶

陈陶(约812-885),唐朝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于诗也颇有造诣。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曾漫游江西、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等

原文: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1.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

2.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译文: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剖析:

979.“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唐军誓死不顾身,五千精兵丧胡尘。

慷慨悲壮激战场,唐军将士献精神。

表现唐军,献身精神。

98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无定河边堆白骨,还是春闺思梦人。

河边骨闺梦相联,妻想夫白骨青春。

夫成白骨,妻还梦夫。

(二百九十六)《寄人》——张泌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情书。

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作者:张泌

张泌(842-914),唐末五代诗人。字子澄,淮南(治今江苏扬州)人。南唐时初为句容县尉,后主征为监察御史,累官至中书舍人。随后主归宋,仍入史馆,迁虞部郎中。后归家毗陵(今江苏常州)。存词二十七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原文: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1.别梦: 离别后思念之梦。

2.标题:别梦 (別夢)的意思-别梦是什么意思-别梦的含义-别梦的寓意-查典

3.谢家:泛指闺中女子。晋谢奕之女谢道韫、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闺中女子。

4.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5.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6.离人:这里指寻梦人。

译文:

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

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剖析:

981.“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别梦隐约来谢家,徘徊回廊栏杆下。

入梦之景往日情,思忆之深恋无瑕。

难觅所爱,惆怅难堪。

98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只有天上春月情,还为离人照落花。

一轮皎月洒园里,地上落花颜色差。

还没忘记,亲密爱侣。

九、七言乐府

(二百九十七)《渭城曲》——王维

作为一首送别诗,《渭城曲》是诗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作品。这四句诗,同时又是依照一定曲调声腔唱出来的歌词。歌唱的场合,就是送别的宴会。

此诗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3.浥(yì):润湿。

4.客舍:旅馆。

5.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6.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剖析:

98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晨雨沾湿尘,客舍柳叶翠嫩新。

柳留音离别象征,诗人恋深深之情。

侧面点醒,送别之意。

98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君再干一杯饯,西出阳关没友人。

杯酒依依惜别情,殷勤祝愿珍路程。

羡慕朋友,自嘲向往。

(二百九十八)《秋夜曲》——王维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就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不禁带我们进入到如诗如画的世界中去。

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原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1.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2.桂魄:即秋月,因传说月中有桂树而得别称。

3.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4.已薄:已觉单薄。

5.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6.殷勤弄:频频弹拨。

7.空房:谓独宿无伴。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剖析:

98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一轮秋月秋露生,丝绸太薄懒更衣。

隐隐充溢女主人,秋凉更衣思夫意。

秋夜微凉,景物凄清。

986.“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更深夜阑拨银筝,空房寂寞怎回归。

乐曲寄情无限怨,思念夫君早日回。

自遣寂寞,不忍回屋。

(二百九十九)《长信怨》——王昌龄

本诗是诗人《长信秋词》五首之一,借描写班婕妤失宠被贬长信宫的故事,以汉喻唐,表现了唐代被遗弃失宠宫女的幽怨之情。汉成帝时,班婕妤美而善文,初很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班婕妤为避赵氏姐妹妒害,随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度过寂寞一生。

原文: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注释:

1.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

2.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团扇苻》。

3.日影:这里也指皇帝的恩意

译文:

清晨金殿初开,就拿着扫帚扫殿堂;姑且手执团扇徘徊度日,消磨时光。

即使颜白如玉,还不如丑陋的寒鸦;它飞还昭阳殿,还带君王的日影来。

剖析:

987.“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金殿初开扫殿堂,手执团扇消时光。

描写宫女苦闷活,失宠可悲孤无望。

失宠之人,心生怜悯?

988.“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颜白玉不如丑鸦,飞还昭阳君影来。

借用斑婕妤典故,委婉含蓄疾情衰。

讽喻唐代,宫女心情。

(三百)《出塞》——王昌龄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龙城飞将”汉语成语来源于此。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剖析:

98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征战万里夫未还。

月照边关苍凉象,表达诗人悲愤感。

万里长征,人遭灾难

99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李将今还在,不许匈奴度阴山。

气势豪迈铿锵力,洋溢民族自豪感。

龙城飞将,众多抗敌。

(三百〇一)《清平调•其一》——李白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章。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3.槛:栏杆;

4.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5.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6.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剖析:

99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之灿烂衣华艳,花之艳丽貌照人。

衣裳像云妃为花,贵妃美貌君王承。

语语浓艳,字字流葩。

99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群玉山头见到她,瑶池月光来相逢。

贵妃比怍仙境仙,映衬花容月猊同。

仙女贵妃,花容月猊。

(三百〇二)《清平调•其二》——李白

天生浪漫的李白,不畏强权,自由自在,都是他的人设,都是他的标签。但即便是有着“谪仙人”之称的他,也曾不得不低头,他的三首《清平调》,看来,就是他向强权低头妥协,不得不写的作品,而且,多半未必是他的心声。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原文: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注释:

1.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

2.妆:修饰打扮。

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剖析:

993.“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带露牡丹艳丽香,梦王神女会断肠。

牡丹色香美丽娇,突出美人丽异常。

楚王贵妃,美丽娇艳。

994.“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汉宫妃嫔谁像她?可爱飞燕依新妆。

语语浓艳字字葩,衬托贵妃自美像。

浓艳流葩,衬托贵妃。

(三百〇三)《清平调•其三》——李白

这首诗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原文: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注释:

1.名花:指牡丹。

2.倾国:绝色女子,此指杨贵妃。

3.解释:消除。春暮则花事凋零,是为花之恨事。而妃子之宠不衰,故可解释。

4.沉香亭:在长安兴庆宫中。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剖析:

995.“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名花美人相辉映,总让君王爱笑看。

人花交映迷离恍,贵妃美貌令赞叹。

看妃看花,既笑且欢。

996.“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君王春愁一扫光,沉香亭北双倚栏。

君王柔情动人致,情景交融韵无限。

和妃和花,组合皆可。

(三百〇四)《出塞》——王之涣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其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出塞》:又名”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5.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译文: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剖析:

99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发源白云间,矗立孤城万仞山。

西北地广风光壮,祖国山川雄伟赞。

漠北孤城,戍边堡垒。

99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莫须埋怨吹奏曲,春风历来不度关。

实则曲折表抱怨,皇帝不顾守边关。

羌笛奏柳,征夫乡愁。

(三百〇五)《金缕衣》——杜秋娘

这首诗歌流行于中唐时期。诗以浅近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劝告人们不要追求荣华富贵,而要爱惜光阴,珍惜青春。有的唐诗选本将其诗人直接注为杜秋娘。据记载,杜秋娘是金陵人,十五岁成为李锜之妾,后因李锜谋反被送入宫中,得到宪宗宠爱。后穆宗即位,封她为皇子傅母。皇子被废后,她回到故里,穷困凄苦,无依无靠。金缕衣,是属唐代乐府新题。

作者:杜秋娘

杜秋娘(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1.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2.堪:可以,能够。

3.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

4.莫待:不要等到。

译文: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剖析:

99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劝君莫顾金缕衣,珍惜青春少年时。

诗人劝君情意切,莫要辜负时光事。

规劝语气,情真意切。

100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宜折抓紧折,不要花谢折空枝。

折花喻莫负青春,形象美情真志致。

上联直抒,下联譬喻。(连载完)

(科学小说网受权上传仅供在线介绍和研讨,它用需与本网和作者联系。)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