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小说作品]->师生相长(连载2-四川陈奎)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师生相长(连载2-四川陈奎)

2024-07-16

(接师生相长连载1)

红旗小学到向阳大队的九村小学有十四五里路程,她们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平路放快脚步,上坡缓慢行走,中午时分走进了九村小学。一踏入九村小学外面的操场,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放下揹篼先给请来的挑夫煮饭,红旗大队的挑夫走了之后再给自已一家人煮饭;弟弟和儿女们放下东西就收拾屋子,吃完饭继续干,一直忙到天黑,才把屋子收拾干净,东西摆好。这个时候,队上的几个农民听说她又回这里教书,给她送来了时令疏菜,生产队长最后一个到达,向她说道:“馬老师,我们早就昐望你回到这里教书,我和大队书记三次去中心小学找领导,要求把你调到这里教书,只有你能吃下这个苦,安心在这里教书;这里的条件确实太差,你走之后来了四位老师,每位老师没呆多久就走了,上前天我和书记再次去中心小学,得知学校又把你调回九村小学教书,得到这个消息我们很高兴,昨天生产队开会研究,为了解决你一大家人的吃菜问题,决定把晒场那边的两块小土地交给你种菜,今天上午已经安排人把那两块地耕了出来,种什么就是你自已的事了。

她含着感激的目光看着生产队长说道:“谢谢李队长,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关心学校;我离开这里之后,时常挂念这里学生和乡亲,也想回到这里教书与你们相处,但是,我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四天前学校领导找我谈话:‘原来的六村和九村小学都需要老师,你愿意到那所学校教书,我当即表态愿意到九村小学工作,因为我与你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你和社员们都关心我,这里的孩子也需要我。

“你把你的情感和知识留在了这里,我和社员们希望你在这里的工作时间更长。搬家累了一天,也该休息了;生活上需要什么尽管来找我,生产队能够办到的我们一定支持。”李队长说完,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看着李队长的背影在夜色中消失,她向弟弟说道:“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对我太好了,我不能辜负她们-------。

这一夜她们睡得很香、很香,不知是劳累过度还是这里的人好、空气好------。

九村小学比红旗小学离县城远了七八里路,但她愿意来这里工作。因为这里的农民相当朴实,对人真诚有礼;队上划给她几处小块土地,自已可以通过劳动种植一些疏菜,也可以在学校和保管室的房前屋后种瓜果,满足一家人的吃菜需求。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空闲时间也有事情干了;小女儿回到自已身边,每天跟着大女儿到光明小学读书,一日三餐在家里吃饭。大儿子上高中才上了一年的课,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在学校里住的时间比较多,家里住的时间少,说是要参加文化大革命和复课闹革命,中学里的事情她不太清楚,也没有精力去过问;大儿子今年已经满了十八岁,自已有辩别是非的能力,按学制已经毕业一年多,上面既不说高考也不说分配工作,把这些学生留在学校里干啥?她非常关心儿子的事,假如儿子有了工作,能够自已养活自已,家里就轻松多了。实事上,儿子下面还有一个女儿,不到半岁就夭折了,为此,她在心里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失去大女儿的阴影中走出来;两年之后有了现在的大女儿,又隔了两年,小女儿来到她的身边,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

教书育人,养育子女,就是她每天的全部工作。

一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迎来了第二个春夏秋冬。这年秋天,毛主席发布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儿子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 ,立即回到家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听了儿子转告给她的这个消息,她没有一点点高兴的情绪,但是,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号召,一定要执行。儿子赶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要带头执行这个号召?她试探地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儿子兴高地回答道:“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有的同学想去边远山区,有的同学想去县城附近的农村,离家近便于家里照顾;我和三个同学商量,决定到最艰苦的边远山区,今天回来就是征求你的意见。”

听说儿子要到边远的山区,她的心一下子凉了。在家里儿子很少煮饭,有时帮我打打下手,从来没有单独煮过饭;他去边远山区单独劳动和生活,单是生活上的事他就难以对付;最近的边远山区离家也有一百里路,回家一趟不容易。她想了一下问道:“我们这里算不算山区。”

儿子想都没想回答道:“这里不是山区,是丘陵;山区的山比这里的山高多了,”

儿子多读了几年书,把山区和丘陵分得十分清楚。她继续问道:“你到山区当知青,生活上是怎么考虑的?”

“自已管自已,自已煮饭。”

“说得简单,你煮过几次饭,炒过几次菜,面条都下不好。”

儿子笑了笑回答道:“这些我会学吗!”

“学!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学会的。一亘独立生活,涉及的事情很多,我的意见是:干脆到我教书的这个生产队当知青,你只管去生产队参加劳动,生活上我可以帮你一些。”

听了母亲的话,儿子有些忧虑了。煮饭这个活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比较复杂;能到这个生产队当知青固然很好,自已可以少操不少的心,少做一些家务事;但是,我已经跟三个同学商量好了,一起到边远山区当知青,现在我决定不去了,他们会怎么看我呢?他向母亲说道:“妈,我跟最好的三个同学商量,决定到边远山区当知青,现在我突然变卦,他们会说我说话不算数。”

“他们也跟你一样,回家征求父母意见去了?我想,不见得他们的父母同意他们到边远山区当知青;我是为了你好。”

“那好,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不愿意到边远山区当知青,我就同意按照你的意见去办!”

第二天上午,儿子回到了学校,了解三个同学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情况,两个同学放弃到边远山区当知青的决定,他立即赶回家,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她;她当即和儿子一道找了生产队长和大队主任,大队出具了一份同意他来该生产队插队落户的证明。一个月之后,一辆军车将她的儿子和另外四个知青送到该生产队落户。

一个多月前,生产队知道有几个知青要来他们生产队落户,立即组织社员修建了一排干打垒草房。知青来后一人分得一间,后面有一间小偏偏做厨房;她的儿子自然分到了一套,家里的住宿不再那么拥挤了;儿子每天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一日三餐在家里吃饭,晚上才回知青房睡觉。

生产队按规定给儿子分了自留地和自留山。她们在自留地里种植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自留山的柴䓍解决了她们部分吹烟,节约了不少蜂窝煤。生产队的劳动报酬很低,儿子挣的工分只能把自已的口粮买回来;她利用儿子在生产队有户口的条件,把儿子住房后面的偏房用来养殖猪和鸡鸭,长大后既可以卖钱,又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还能给生产队积累一些肥料,增加儿子对生产队的肥料投入,经济上有一些效益。此时,大女儿在公社中学读书,小女儿后年也该上中学了,看到几个逐渐成长的子女,心里充满了幸福地希望。

这几年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几个儿女身上,没有时间去想她最喜欢的两个学生。现在,看见三个儿女逐渐成长成大人,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又开始思念她的两个学生了。三年前她参加了彭增明的婚礼,女方是百货公司的营业员,看起来与彭增明十分般配,自已准备了五元钱礼金送给彭增明,彭增明无论如何都不收,并且说道:“你是我的老师,没有你教授给我知识,哪有我的今天;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就是给了我足够的面子,也最重的礼金。”无奈,只好把准备的礼金收回。彭增明结婚已经三年多,应该有自已的小孩了,抽时间一定去看看他,了解他近几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向东升结婚十一年了,三年前告诉自已已经有两个小孩,不知道现在又添小孩没有。两个学生有了自已奋斗目标,有了自已的家庭生活;工作和家庭的事搅在一起肯定很忙,理解他们没有常来看我的原因。可是,自已有些想念他们了,应该抽时间去看看他们。

第三个星期天上午,她提着五十个鸡蛋走进了彭增明的家。抱着小孩的彭增明一看见她,先是一怔,而后欠意地说道:“馬老师,这两年确实太忙,挤不出时间来看你,心里十分惭愧;现在,你却来看我了,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你结婚已经三年多了,有了小孩的话肯定很忙,就想来看看你,没想到你真的有了小孩;生了小孩也不给老师报个喜?来!让我抱抱小乖乖。“说完,伸手就把彭增明手里的小孩抱了过来。

她抱着小宝宝认真地看了又看。小宝宝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她陌生的面孔,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她立即抱着小宝宝在屋里来回地走着,嘴里不停地唱道:“宝宝乖乖,睡着着,免得蚊子咬脑壳,”不一会儿,小宝宝真的睡着了。

彭增明从她手里接过孩子称赞地说道:“老师你真行!教书管学生是一把好手,带孩子也在行,孩子在你手中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彭增明把孩子放进摇篮里,坐过来歉意地向她说道:“馬老师,学生这么久没来看你,一是单位的工作比较忙,家里一桩子事接着一桩子事要处理,半年前父亲老毛病复发,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老婆怀孕后家里又有一摊子事要做,接着就是小孩诞生,我打算孩子大一点再来看你,没想到今天你却来看我了。”

“我想你应该有孩子了,就想来看看,没想到你真的有孩子了,还是一个小子,不错、不错!”

“我们准备再要一个女孩。”

“一龙一凤很好,向东升添孩子没有?”

“半年前收到了他的一封来信,告诉我他已提升为正连长了,他还准备往副营职奋斗;工作任务重,家里还有一摊子事,他和老婆商量不准备再要孩子,把现有的两个带好就行了。”

“他的这个想法我支持,带孩子涉及到养育、读书、就业等问题,太操心了,少带一个就少操一份心,我儿子下乡二年多,去年有一部分知青进城当了工人,他就慌乱起来,不知自已什么时候能够离开农村,在城里有一份正式工作;儿子后面还有两个女儿,同样涉及到就业问题,你说操不操心?”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下乡政策执行了两年多,去年下半年有一部分知青离开农村进城当了工人。但是,回城的知青要想找到自已满意的工作、还是很不容易的;国营单位比较少,集体单位比较多,家庭条件好的知青不愿到集体单位工作,我想,你的儿子也不愿意到集体单位工作吧!”彭增明问道

“你在县城上班,消息比我灵通,帮我留意一下今年有那些单位招工。”

“请你放心,一亘打听到好的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她要的就是这句话。彭增明在县城工作了十几年,前几年十分风光,是县城里的知名人士,她在红旗小学教书期间的劳动改造,是他出面提前解放了她;因为这层关系,学校造反派对她的态度来了180度的大改变。后来听一个造反派战士讲:你的那个学生不简单,是县里造反派的主要头头,位高权重,心眼却不坏,整人的事他不干,还保护了一些老干部。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的时,他可以到县上谋求一官半职,却主动地让位了,在木器厂当了一个副主任,分管生产;他认为这个职务不错,不单要磨嘴皮子,还要有实干精神,因而他的上级和职工十分尊重他,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年青干部。彭增明刚才告诉她:‘向东升是正连级干部,正在朝副营职奋斗,顺利的话,副营职过了就是正营职,正营职过了就是副团职、正团职;听官场上人讲,我们县的县长、县委书记在国家干部序列中,是正团职干部;看来,向东升的雄心壮志这么大,就是在往这个职位上奋斗。想到这里,她为自已有这两个学生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已教书育人事业感到满意。教书育人的工作看起来比较渺小,在社会分工中微不足道,但是,经过自已的努力,可以培养出比自已伟大几倍、十几倍的国家人材。

她和彭增明还不知道,就在她们两个见面的头一天,向东升已经接到了享受副营职待遇的通知,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身边有了助手,自已只是把把关,看看上级文件,向下级布置具体的工作,还可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提出自已的设想与建议。因为有了新的想法和规划,又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他的设想与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两年后他顺利地升为正营职,向副团职职位奋斗。

儿子下乡已经三年多了。下乡的第二年下半年开始,个别知青陆续被城里的招工单位招走。第三年的下半年,儿子所在的大队又走了三个知青,其中一个就是他们生产队的。看见知青陆续离开农村进城工作,儿子的心情烦躁起来;她挤出时间去了一趟中心小学,向校长讲了她现在的苦恼,校长立即给她开了一张介绍信,让她到区劳资管理部门问问情况,区劳调站一位中年妇女接待了她,记完她儿子的基本情况说道:“你儿子是知青,区上把招工单位的名额分配到各个公社,公社再分配到各个大队,大队根据每个知青在生产队的劳动表现,将名单推荐给公社,公社把名单推荐给我们;我们根据公社推荐的名单进行初审,最后转给招工单位,招工单位对推荐人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合格的就通知他们检查身体,身体过关就由县劳动部门发出招工录用通知书。”

没想到招工有这么多的手续,有这么多的程序;对方又向她说道:“学校开来的介绍信我只能作个登记,关键在你儿子所在的大队和生产队,公社把招工指标分配到大队,大队要推荐你儿子才行,你儿子在生产队的劳动表现再好,大队、公社不向我们推荐,区上和招工单位也没有办法。”

听了对方的讲解,她的心里有了一些数,知道自已下一步该怎么做。

走出区劳调站大门,碰见一位中年妇女,对方悄悄地问道:“你是来给子女打听工作的吧?上个月有三个单位来我们区招工,走了二十多个,大部分是知青,也有几个不符合下乡条件的城镇待业青年;要想自已的子女早点工作,必须去找找关系,不然的话,你下乡的子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城。”

“啊!要找关系?我在乡村小学教书,哪来的关系啊!”猛然想起了彭增明,立刻朝他哪里赶去。

彭增明听完她去区劳调站询问情况以后说道:“馬老师,你说的事我一直放在心上,经常找熟人打听目前有哪些单位招工,近几个多月确实有几个单位招工,多数是集体单位,只有一个中央企业,对方的政审条件要求高,就没有去做工作,一亘有好一点的单位招工,政审要求又不是太高的,就去做招工单位的工作;不过,大队、公社的工作你得抓紧。”

“公社领导我不认识,大队书记、主任常打交道,回去找找他们。”她向彭增明说道。

“先给大队领导打个招呼,让他们心中有数;招工单位和公社的工作我去做,叫你儿子在生产队挣挣表现,以免在关键的时候生产队找麻烦。

彭增明说得这么实在,她就没有再说什么了。集体单位不想让儿子去,儿子也不愿意;中央单位的政审条件要求高,儿子根本去不了;只有省或地方国营企业还有一些希望;想去比较满意的国营单位,还是要有赖心;我养了他十几年,现在他是知青,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总有一点收入,糊口没有问题;回去好好地开导他,积极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给社员和干部留下好印象。

儿子听了她的分析,愿意一边积极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边赖心地等待较好的单位招工;好的单位自已肯定去不了,差的单位自已又不愿意去,只有稍微好一点的单位招工,才有被录取的希望。由此,儿子的心情比较安定了。

当年下半年,大队又走了五个知青,两个去了中央企业,三个去了饮食服务公司,其中两个是饮食服务公司职工的子女,招工单位点名要招的知青,另一个是公社指定要走的知青,大队没有一点发言权。开春不久,彭增明来到她家,告诉她们去年县里的招工情况,自已没有能帮上忙的原因,今年他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让她的儿子离开农村。她和儿子知道去年招工的一些情况,没有一点责怪他的意思。半年后的一天下午,彭增明骑着一辆自行来到九村小学,跳下自行车就向她和儿子就说道:“县粮食局有十五个招工指标,给公社分了四个,性质是国营,招工后大多数分到区乡粮站工作,我来问你们的目的,就是征求你们意见,愿不愿意去粮食单位工作,愿意去的话,我去做工作,争取弄个指标。”

听了彭增明介绍的情况,她觉得可以,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想的,就立刻表态说道:“我觉得还可以,毕竟是国营性质!儿子,你是怎么想的?”她看着儿子问道。

“彭大哥,从我内心来讲,想到生产单位,粮站就是收购粮食,保管粮食,然后再分配出去;到区乡粮站上班,比农村好了一点,不受日晒雨淋,每月拿固定工资。”

“从表面上看,这个单位的工作确实有些简单,但是,却十分重要;粮食关系到人们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有了国营单位职工的身份,今后你想调到其它国营单位工作就容易多了。”彭增明说了这番话之后,他和馬老师不再开腔了,赖心地等待她的儿子作出最后的决定。

两分钟之后,儿子慢悠悠地说道:“下乡快满五年了,再不走的话又要等上一年,不知道明年有哪些单位招工,如果去了比粮食局好的单位自已就不后悔,万一那些招工单位都比粮食局差,自已又怎么办呢?这一年不是白等了吗;同意去粮食局工作,彭哥,谢谢你为我的事操心、费神。”

彭增明急忙说道:“我们是好兄弟,说这个话你就见外了,我馬上回去落实这件事,你就安心地等待好消息吧。”

一个半月之后,馬老师的儿子去了粮食局工作。先在粮食局学习一个星期,而后分配到花桥区粮站工作。儿子到粮食局上班,有了稳定的工作,前途就由他自已去奋斗,自已不再为儿子的事操心了。接下来就是大女儿的事:三年前大女儿初中毕业,高中名额有限,自已不愿意再读书了;说哥哥是个高中生,照样下乡当知青,读那么多的书没有什么用?不如早点下乡当知青,几年后被招工单位招走,有一个正式的工作。她不同意女儿的想法,儿子下乡两年多还在农村,女儿再下乡的话,家里就是两个知青了,万一两个知青都回不了城,她怎么办呢?两个子女都当知青,这个家还有什么生气?她向女儿说道:“你哥哥下乡两年多还没有看到回城的希望,你若再下乡,我们家就是两个知青了,万一你们都回不了城怎么办?我的意见:你暂时不下乡,等你哥哥回城之后,再说你下乡的事;这期间你可以跟中心小学谢老师的女儿去打临工,挣的钱比当知青强多了,你哥哥早出晚归地劳动一年,年终分配除了口粮,才领了十几元钱。”

大女儿听说让自已跟谢老师的女儿打临工,不再说下乡的事了;初中毕业的前一个学期放暑假,她跟着谢老师的女儿打了半个多月临工,除了每天中午的生活费,挣了十二元四毛钱,差一点就是哥哥一年的劳动收入。她向母亲说道:“先说好,哥哥一旦招工进城,我就立刻下乡,今后才会有一个正式的好工作。”

她肯定地点了点头。

此后,大女儿就跟着谢老师和其她两个老师的女儿一起打临工。能够挣钱的活路她们都干 ,如:捡白石头、割馬草、下砖、下水泥、挖土方等活路,一年下来,除了生活与平时的开销,净落了八九十元钱;这些钱对她们这个比较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儿子到单位报到的第三天,她向生产队和大队提出申请,自已的大女儿仍然到她哥哥下乡的生产队当知青;生产队和大队立刻出具同意到该生产队落户的证明,女儿落户到第九生产队当知青,儿子曾经住的房屋、自留山和自留地自然转到了女儿的名下,她们仍就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管理,女儿每天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享受正式农民的生活待遇。

儿子到县城上班,一个星期休息一天。不忙的时候每个星期天回家,忙的时候两三个星期回来一次。她理解儿子的工作性质,几个星期不回家也不埋怨他。儿子上班的粮站在涪江东岸,离县城二十多里,先赶车到县城,再从县城走路回家,路上耽误的时间比较长。大女儿在自已教书的生产队当知青,每天都能看到她,还帮助她做一些家务。儿子有了正式的工作,大女儿下乡,这两年没有让她操心的事,心情显得十分愉快,身体比以前健康多了。大女儿正式到生产队参加劳动的第四个月,一个星期天下午,向东升带着他的妻子出现在她的面前。一见面,向东升还是跟以前一样,给她敬了一个礼,亲热地叫了一声:“馬老师,学生向东升又来看望你了,希望再次聆听你的教诲。“

看着眼前身穿四个篼军装,一副军队干部打扮的向东升,又看看他身边漂亮的妻子,她高兴地说道:“你现在是个大干部了,再说这样的话很不合适,从今天开始,在我面前不准再说‘教诲’两个字,现在我该听你的教诲了。”

“馬老师,这句话你说得不对,学生当再大的官,也是你的学生;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他对他的徐特立老师非常敬重。我这次回来,一是来看望你,二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准备转业到地方上工作。”

听说他要回到地方工作,她十分惊讶,部队上的工作那么好,怎么想起回地方工作呢?她有些不解地问道:“你在部队干得好好的,怎么又要回地方工作呢?”

“馬老师,给你说句实话,部队上升不上正团职的话,就不可能在部队上呆一辈子:我升正团职的希望比较渺茫,听说地方现在正缺干部,就想早点回来,找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单位。”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现在他是大干部了,看事情、想问题比我全面,我能建议什么?她谦虚地说道:“你的经历比我丰富,看问题比我全面,既然在部队上干不了一辈子,早点回到地方,找一个比较好的单位,把妻子、儿女安顿好。”

“老师说得对,我就是为了子女的前途,才下决心转业的。明后两天我到县上有关部门走一走,了解对待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心中有数才能下最后的决心;彭增明最近来看望你没有?”

“来过、来过!不是他全力帮忙,我儿子到不了粮食部门,粮食局是国营单位,不知道他托了多少关系?”

“我回来以后,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学生一定帮忙。”

“哪!又要给你添麻烦哦!”

“学生给老师帮忙应该的,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向东升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地方上对待转业干部的政策。他升正营职已经四年多了,升副团职却是遥遥无期,副团职如果上升去了,升正团职更加困难。目前,两个孩子正在上学,部队上的待遇再好,却没有子女可以选择的学校,妻子也没有正式工作。回到地方上,妻子有望解决一个工作,儿女上学也有选择的学校,思前想后地考虑了半年多,与妻子达成共识之后,才下决心转业到地方上工作。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地方上对待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回来第二天就去看望了馬老师,第三天与彭增明见了面;彭增明听了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之后说道:“地方上非常需要干部,有文化,有本事的干部十分抢手,比如我们单位,三年前就给组织部打了报告,要求组织部给我们分两个干部来,报告打了三年多,一个干部都没分到;上个月书记去了一趟组织部,要求组织部今年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们分配两个干部,两个有困难一个也行;组织部门的干部告诉他:“今年也很困难,大学好几年没有招生,部队转业干部数量有限,我上哪儿给你们找干部?你们可以自已培养干部吗?”根据目前的这个情况,如果你决定要回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但可以任意挑选工作单位,又可以提一些要求。

听了彭增明的介绍,他的心里有底了;当天下午和第四天,分别去了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跟彭增明介绍的情况一样;对方向他说道:“部队上的转业干部有多少我们可以安置多少?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县城,转业干部大都不愿意来,有关系的去了比我们大的城市,不少单位找我们要干部,我们也无力解决,培养一个新干部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前两年许多单位才开始招工,培养新干部有一个过程。”

他又问道:‘转业干部的家属怎么安置?’

对方回答道:“如果她原来有工作单位,我们会尽量安置到对口的部门,如果她不愿意到原来对口的单位工作,我们可以安置新单位。”

需要了解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了,向东升下了转业的决心,决定回到部队之后开始做转业的准备工作;自已是一个文职干部,转业到地方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目前,交通运输部门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这个行业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都十分重要,是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这次回家乘坐的交通工具都十分拥挤,自已能够去交通运输部门工作最好;现在比较吃香的就是汽车驾驶员,当营长的时候自已摸过几次小汽车,这次回去得想办法再摸一摸。于是,他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汽车构造方面的书籍,开始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回到部队之后,一切按他照的预想进行,与一个汽车连有了交往,经常利用休息或工作之余,去汽车连学习汽车驾驶技术,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他也掌握了不少;准备得比较充分了,就向组织部门打了转业的申请报告;上级正准备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向他说明他竞升职务的可能性较小,准备提前安排他回地方工作,没想到他自已提出转业的要求,少了做思想工作的这道程序,组织部门当即找他谈话,问他转业之前有什么要求?

他向组织部门提了一个要求,能否安排他到汽车连工作一段时间再转业。

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谈话的第二天,就安排他到汽车连工作,任副连长,分管技术与安全。

八个月之后,他办理了转业手续,档案里有了在汽车连工作过的经历。

部队把他的档案发往地方,他就开始做离开部队的准备。收拾需要带走、需要丢弃的东西,给子女办理了转学手续。为了能够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单位,他只身回到了县上,找到安置部门,把自已的想法告诉经办人。对方告诉他说道:“公、检、法和县政府机关需要大量的转业干部,我们准备安置你到上述部门?”

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不想去上述部门,我在部队上是汽车管理干部,愿意干老本行,专业对口。”

对方见他执意要去交通运输部门,就爽快地答道:“你回部队等候消息吧!我们联系好了单位,直接通知部队,回来后你直接去单位报到。”

不到十天,他接到了去地区汽车队报到的通知。立即与几个战友把捆扎好的行李运到火车站办了托运,第三天带着妻子与三个子女离开部队,坐火车回到了家乡。

报到的当天,他感受到了地方单位对转业干部的尊重和照顾。给他分配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派工人把他的家具行李从火车站运回来,安放在他的家里。第二天上班,一把手亲自接待了他,向他说道:“你的情况组织部门转给我们了,地区车队成立的时间不长,非常需要汽车专业技术干部;你在部队是正营职干部,组织部门同意按照你在部队的行政级别进行安置,任我们单位的副职,具体工作先听听你的意见。”

“在部队干文职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汽车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较短,部队对汽车的管理与地方上的汽车管理有所不同,准备先到基层走一走,然后再谈具体工作。”

“一个星期怎么样?”

他点了点头。

刚到地方单位就任副职,心里十分满意,也很知足。他在心里暗自想道:刚到这个单位,什么情况都不了解、都不熟悉,凭什么给你正职?真给你一个正职,你能把它干好它吗?妻子的工作得到了落实,到邮政局服务窗口上班,单位给两个上学的子女落实了不错的就读学校。家属和子女的安排令他非常满意,感激现在的这个工作单位。

两个星期后的星期天上午,向东升同彭增明一起来到九村小学,向东升向马老师介绍了自已转业的工作单位及家属、子女的安置情况:馬老师听后高兴地说道:“当了干部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单位会把家里的所有事情给你安排好,你不到四十岁,可以在地方上充分发挥你的才智;看来,你是你们家乡最有出息的人。”

“老师,这段时间我认真地想了想自已走过的二十多年,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我现在的今天,所以,文化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本事,你对我的启蒙教育至今还记忆犹新。”

“启蒙教育固然重要,还得看自已怎么努力!”

两个她最喜欢的学生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两个的发展前景看来都很好,她的心里非常高兴,是自已教书育人的成绩,也为有这样能干的学生感到骄傲。

自已的家庭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经济上的负担逐渐减轻,现在她关心的是儿子的个人问题。儿子过了年就满二十五岁,政策规定学工期间不能结婚,转正后才能结婚;按照这个政策规定,儿子二十八岁才能完婚;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女朋友,如果有了女朋友,二年以后就可以结婚;如果没有女朋友,结婚的时间还得推后,年龄又要增长一两岁。上个星期六,三个星期没有回家的儿子回来了,告诉她这两个星期天没有回家的原因,目前,粮站正处于粮食收购的大忙时期,没有给我们放假;今天他补了一个星期天的假,就提前回来了。学生早就离开了学校,两个女儿还没有回家,就向儿子询问了他的个人问题;儿子听了她的话说道:“妈!现在提这个事情太早,我还没有转正,政策规定不能结婚,我在区乡粮站工作,跟农村差不多,哪个姑娘看得上我?即使我有女朋友,要说结婚的话,对方也得考虑、考虑;不要操心我的个人问题,我会认真考虑的。目前,单位比较重视我,写什么材料,向上面反映什么情况等,都让我动笔,因为我的字写得好,站上除了一个中专生,我的文化程度算是最高的。”

儿子在单位得到领导的重视,当母亲的心里自然很高兴,儿子首先考虑的是前途,有了一个好的前途,婚姻就好解决了。儿子向她提了一个新的问题说道:“妈,每个星期我都想回家看看,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地团聚、团聚;但是,每个星期只有一天假,我一早起来赶车,回到家已经是中午了,吃了午饭就得赶回工作单位,再快回到单位也是六七点了。回一趟家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太长。大妹下乡已经一年多了,明年就可以考虑回城的事,如果她到城里上班,单位有宿舍的还好说,万一单位没有宿舍她住哪里?我的意见是:我们应该去城里租一套房子,大妹回城后有个住处,星期六下午大家都去城里,在一起热闹、热闹!”

儿子的建议给她提了个醒,是啊!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一天假,儿子回家跟我们团聚,路上耽误时间的太长;大女儿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进城里的单位工作,招工单位有集体宿舍还好说,万一招工单位没有集体宿舍她在哪里住?那个时候去找房就不容易了。过五六年我也退休了,退休后还能住在这里吗?我再住在这里,新来的老师又去哪里住?她想了一会儿说道:“你的这个建议很好,我会认真地考虑、考虑。”

第二天晚上,她把儿子的想法告诉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说应该去城里租一套房子,减少哥哥回家与我们团聚在路上耽误的时间,我们今后都会去城里上班。小女儿最后说道:“后年我就高中毕业了,再过五年你也退休了,你退休后还能住在这里吗?你住在这里,新来的老师又上哪儿住?”

大女儿接着说道:“哥哥和我不要你供养了,我们家有这个经济能力在城里租一套房子,一家人更好地团聚。”

“你们都同意在城里租房子,现在就开始办这件事,先去打听、打听城里的租房价格,贵了我可承受不起哦。”

三个月后,她们在东大街租了一套两室带一个小偏偏的木质结构住房。年租金为三百六十元。儿子开玩笑地说道:“这套房子的租金比我一年的工资还要多一点,假若我们在城里有几套房子就好了。”

她欲言又止,立即安排儿女们开始收拾房屋。偏偏做厨房,两间正房儿子住一间带做客厅(吃饭的地方),她和两个女儿住一间;墙板缝较大的地方糊上了报纸,经过两个星期天的劳动,这套住房比以前好多了。

城里有了住房。一到星期六下午,儿子下班搭最后一两班汽车进城,七点左右可以到家;下午放学后,她同大女儿一起走路进城,到家也是七点左右了;有时大女儿不想进城,就在九村小学居住,请一个要好的女孩作伴;小女儿放学直接回城里的家。星期天下午她们又纷纷地离开城里的租房,各自回到自已的工作地点。现在,她和儿子相处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了解了儿子在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情况。

春节将至,全家人首次在城里过春节。这是她们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在城里渡过的春节,其乐无穷。觉得城里的春节确实比农村的春节热闹,人民公园广场上每天都在表演文艺节目,每条街道上都有扭秧歌、划龙船的狮子龙灯游行队伍,让你的眼睛看不够、看不完。

春节一过,她们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大女儿下乡已经满了两年,今年有单位招工的话,就有资格被招工单位录取;当前,她在生产队的劳动表现十分重要,不能给一些小人有说闲话的机会。大女儿进城里居住的次数越来越少,只有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才进城休息两天,每个月的出勤率与本队的三个另外知青相比,算是最高的。(待续)

(科学小说网受权上传仅供在线介绍和研讨,它用需与本网和作者联系。)

科学小说网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