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小说研究]->打开新时代工业文学的新面向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打开新时代工业文学的新面向

2024-06-07

打开新时代工业文学的新面向

——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读记

《中国大港》,刘克中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

□傅逸尘

如果说科幻文学根据作品对科学理论与技术话题的讨论比例,划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的话,那么工业题材文学依凭对工业生产之科技、流程、工艺的描摹深浅,也可作“硬”与“软”的区分。前者侧重于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工艺等角度直面工业的实证与实践属性,后者更关注情感、人性与思想,强调故事情节的编织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工业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时代精神。两者的目标受众和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共同支撑着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探索的深广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克中的长篇小说《中国大港》可归为工业小说的软叙事。该作品聚焦“国之大者”,以宁波港和舟山港的艰辛发展历程为原型,展开“家族传奇”的现实主义叙事。三个家族,三代港口创业者、建设者、改革者秉承“向海而生,港通天下”的信念,追寻“港口兴国,海洋强国”的梦想,不断寻找自我,克服千难万险,完成两港融合,推动中国大港进入崭新时代。

《中国大港》讲述了以梁云霄为代表的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起伏,刻画了“40后”“60后”“80后”三代海港人群像;以港口一体化建设为经,以三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事业、梦想、爱情、工作为纬,展开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人物和故事;既直面个体生命与海岛、海港、海洋的关系,亦书写港口建设与社会经济、国家实力的关系。小说把梁云霄、姚子期、宁嘉南、宁霞四个年轻主人公的个人成长、事业发展、情感纠葛、使命担当置于重叠升级的矛盾冲突中去试炼,让人物的爱恨情仇、人性的升华沉沦伴随时代大潮起落激荡,让人物的成长成熟、思辨省察伴随信念的传承、坚守跌宕沉浮。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中国大港》将梁云霄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鲜活、极富传奇色彩。“汉子死在浪尖上,懦夫死在板板上。向海而生,是被海逼到了死的绝地。”小说第一卷的题记,构成整部作品的底色。梁海生的远洋捕捞渔船在异国海域触礁沉没,给整部作品注入了海洋文化的基因,也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父亲对海洋的执着和突然去世,也隐喻着梁云霄坚韧的性格与多舛的命途。从东海交大毕业后,梁云霄、姚子期、宁嘉南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罗子坤教授之所以选择梁云霄进入大港建设课题的研究团队,既是对其本土意识和踏实性格的认同,也预示着未来大港的融合、建设也必然要走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作家之所以选择以家族架构展开对大港前世今生的书写,是为了构建家国同体的镜像关系,以个人、家庭乃至家族的命运变迁,折射大港、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轨迹。

海港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部门,依托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国家综合工业实力滚动发展,其科技含量、资本密集程度都超越一般人的想象。港口作为一种资本、商品、物资、信息交换的场所和容器,一头勾连着出口,一头牵系着进口,其建设、运营、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国际航运联盟、资本运作、无人码头、国际化港城、海上丝绸之路、新航海时代等等富于科技现代化内涵的概念和元素在《中国大港》中都有涉猎。小说对海岛、海港、海洋自然风物、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的描写精微且具象,大量丰盈、准确的细节使得文本充盈着毛茸茸的日常生活经验。小说将人物设定在诸如财务管理、项目经理、现场主管等工作岗位上,通过激烈的职场竞争搭建起从宏观到微观的多重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大港在转型过程中不断提质升级的建设和发展脉络。

“没人理解恨的力量,其实它跟爱一样,浸透人生所有的时光。”全书的第一句话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标定了注脚。从小说情节来看,《中国大港》主要是在写人,写个体生命的成长,写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和职场竞争。刘克中的巧妙匠心在于,以新奇题材、动人情节、传奇人物的软叙事来替换或折射大港建设、融合的硬核工业进程。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有代表性,个性特点非常鲜明。梁云霄这个人物形象寄寓着作家对中国人拥抱大海、走向远洋的理想期许,这个集理想性、典型性与传奇性于一身的人物,也立起了新时代工业小说的新人形象。其新意在于海洋文化与工业题材的交融,在于海洋符号与工业元素的杂糅,在于对强悍父辈历史的传承,在于对责任担当信仰的坚守。作家对“向海而死”还是“向海而生”的哲学思辨更是为小说灌注进一种强烈的外向型、超越性的文化基因。整部小说充盈着昂扬向上的理想气息和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事实上,三代人对海岛、海港、海洋有不同的认识,对个人价值与时代精神有不同判断。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矛盾冲突复杂且集中,其中既有男女间的情感纠葛,也有着认知上的差异较量,更有着资本间的利益倾轧……故事充满着理想与激情,也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的因素。《中国大港》以20多年的时间跨度、76万字的巨大体量,描绘海洋生活的风俗画卷,书写个人成长的心灵轨迹,刻录海港建设的奋斗历程,也因应着中国工业迅猛发展的超越历史。

中国工业的厚积薄发、不断超越,托举着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新坐标、新定位。新时代以降,我们的国家形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经验、情感结构中的工业属性都在与日俱增,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好中国工业的故事。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泛工业小说或言之工业背景小说的出现,打破了工业文学既有的题材边界。毕竟现实场景中,工业生产本身早已溢出了工厂的围墙,向着上下游产业链路不断延伸。在这种内容泛化的背景下,新时代的工业文学更加强调工业性的硬核彰显以及工业美学的极限张扬。从工业题材向工业性的嬗变,也召唤着新的创作视角、新的思想面向、新的叙事方式、新的美学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大港》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工业性美学元素恰恰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召唤的,也是稀缺的。

《中国大港》以飘逸海洋气息的语言、充盈金属质感的笔触,全景式再现了宁波舟山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锻造国家硬核力量的擘画史、奋斗史、精神史,以一种充盈着人情温暖、人格力量、人性光芒的软叙事,打开了新时代工业文学的新面向。

(作者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据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