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 一部真实的军工史—品读阿莹长篇小说《长安》

绵阳仙海科普创新基地主办 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共办

1

一部真实的军工史—品读阿莹长篇小说《长安》

2024-05-03

一部真实的军工史

——品读阿莹长篇小说《长安》

《长安》,阿莹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8月

□艾尔拜尔·米吉提

我和阿莹两次成为中央党校同班同学,我们的友谊一直保持至今。仔细想来,其实在同学情谊之上,还有一种文学情怀,让我们走得很近。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阿莹是一个勤奋的作者,他的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创作出大型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话剧《秦岭深处》《红箭红箭》,新编历史剧《李白在长安》,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散文集《俄罗斯日记》《大秦之道》,中篇小说《进山》等等。而长篇小说《长安》更是他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是“慷慨激昂的军工之歌”,“一部共和国军工的‘创业史’”。

我应当是《长安》最早的读者之一。2020年底,我看完《长安》付梓之前的电子版,被深深触动。整部作品恢宏的气势、精心的构思、真实的细节、丝丝缕缕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呈现出一部真实的军工史。

关于《长安》有这样一些关键词。

真实。真实是《长安》的生命线。阿莹自己就是军工人,对军工领域十分熟悉,对那里的人和事熟稔于心,由此他的小说写得非常真实。从主人公忽大年带领转业军人在这方土地上创业军工伊始,讲述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透过忽大年命运的沉浮冷暖,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历史如此逼真地以艺术形式还原在读者面前,让老读者忆起当年既兴奋又扼腕;让年轻一代读者看到了闻所未闻的真实故事,会让他们感到感动和震撼。这也是作者的本意,更是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力量。

独特。由于是写军工生活,这部作品便有了独特性。故事主线围绕着八号工程铺展开来,循序渐进,丝丝入扣,气势磅礴,一泻千里。这个工程实在太重要了,多少人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要想法子守住才算真本事。这是作者的慨叹,也是作品中人物的心声。这个被冠以八号的工程,是国家的绝密项目,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的人,都清楚手中的一锨一镢都是国家机密。一排排厂房就在人迹罕至的韩信坟下生长出来,伴随着忽大年这位总指挥的脚步,绝密工程完成了厂房建设,顶天立地矗立在古城东郊。这种独特的历史视角叙述,让这部作品具有了特殊品质。

冷峻。作品的格调是既热烈而又冷峻。有忽大年他们的热血沸腾,挥汗如雨,也有他起伏的命运遭际。忽大年和黄老虎、哈运来、钱万里之间交织的情节,无不卷起惊天波澜,让读者也体味到了涌动暗流绞杀的力量,由此,作品透着一种难得的冷峻。忽大年人生所遇到的冷峻时刻,令读者对这位共和国的功勋肃然起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钢铁般的意志,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严酷。作品以一种大无畏的气势,描写了一种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严酷,而忽小月的命运和结局诠释了这种严酷。她小时候被哥哥送给了戏班,解放后进了军工厂,成了俄语翻译,还陷入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在苏联实习期间被人诬告,墙上贴出的侮辱人格的大字报,成为彻底压垮忽小月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从烟囱上纵身一跃,成为长安筹建以来最为惨烈的悲剧。忽小月的悲剧结局,令读者扼腕叹息。

从容。从容是《长安》行文的一大特质。小说叙述从容,不紧不慢,徐徐渐进,娓娓道来。让读者紧跟作者笔端,逐渐走向故事深处,没有那么多的闪跃腾挪,眼花缭乱,而是静静地享受阅读的愉悦。小说从容叙述带给读者阅读的享受,《长安》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忽大年孤身抢险拆弹的情节令人触目惊心。此时的忽大年由书记降为厂长,身处逆境之时,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去拆除炮弹,体现了他的高度责任心,他把责任看得非常神圣。以后的岁月尽管没有了弹雨硝烟,却是丝毫不比扛枪打仗轻松。忽大年带领队伍马不停蹄在西安建起了长安机械厂,他始终觉得到西安建厂,装备要是上不去,就愧对躺在地下的战友。二代火箭弹最终研制成功,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忽大年是有过预见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似乎整个靶场的人都蜂拥跑上山,人挨人围住,簇抬着忽大年朝山下走去。小说结尾余音袅袅,悠久绵长,读者看到长安人嘴角笑意盈盈,脸颊却是泪水涟涟,充满一种成功道路上的心酸与无尽的喜悦……

(作者系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出处:据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www.ChinaSNW.com|© 科学小说网 版权所有 2002-2011

蜀ICP备15020757号-2